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季甘军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军是中国近代兴起于西北地区的一支闻名遐迩的地方军系 ,其影响在近代中国颇为深远 ,它的形成、发展和分化 ,与晚清中国社会的命运相联系。它是维持清王朝衰残统治的有力支柱。其盛衰历经回民起义、收复新疆、戊戌变法 ,直至庚子国变前 ,部队经增募、扩编 ,实力达到了顶峰。然而在庚子之役中 ,甘军奉命力抗敌军 ,实力大为削弱。事变结束后 ,清廷对甘军统将董福祥在罢其兵柄的同时 ,对其所部亦大加裁撤 ,甘军由此逐渐分化解体 ,成为叶赫那拉氏向列强忏悔祭坛上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随着西方理财新知东播中土,西方财税知识体系,尤为清季各界人士所熟知.为解决国内税制弊端,清季朝野各方积极移植西方税制,将划分国家税、地方税作为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筹备预算制度的要政加以推行.在国内固有制度与外来新制难以衔接的背景下,时人划分两税的学理资源,几乎大部分取法于日本、欧美等国.两税划分的过程中,由于对西式税制学理认知角度差异以及固守本省利益的需要,中央与各省在两税划分标准、税制分级等问题上,显然各有所宗.分税言论的歧异,隐隐显示出改革税制与固守本位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3.
王鸿志 《学术研究》2013,(9):116-125
清代原直省官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管理农工商和交通事务的职官,农桑、水利、驿传诸务由分守分巡及粮储、盐法各道兼管。咸同以后,随着近代交通、实业事务之繁兴,各省招商、电报、邮政及农工商矿各局逐渐衍生,"散而无统",影响中央实业、交通行政管理权。清季外官改制,动议裁撤事简责轻之道缺,归并农工商矿各局,添置劝业道,重建直省实业、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垂直管理,以统人权、事权。然而各省省情不同,相关权益又纠结难厘,督抚添置劝业道遂各寻其源,所立新制看似划一、实则有异。  相似文献   
4.
对清季四川社会变迁与袍哥滋生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袍哥与哥老会有鲜明的区别,前者是民间的恃力型互助团体,后者为反清的秘密组织.清季四川袍哥得以大量滋生的原因有1.商品经济发展,城镇地位凸现,传统社会组织难以适应,需要新的治安维系体;2.清政府统治削弱,绅民寻求自保的需要;3.教会势力的发展和横行,民众需要建立组织与之抗衡;4.鸦片的贩运和销售,需要群体的力量与严密的网络.由于袍哥具有维护城乡社会治安的功能,起到次生政权的作用,得到清统治者一定程度的容忍.但随着清末民初四川政局的变化,袍哥从互助性团体演变到参与政治、控制政权,因而遭到清政府的打击.  相似文献   
5.
咸丰以降,清王朝的经济日趋艰难.作为“首善之地”的京城,其经济亦遭受严重考验.在此期间,作为旧金融机构的钱铺对北京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此时的内务府深陷入不敷出之境地,财政极为困难.为了筹措经费,内务府与北京银号发生了联系,二者之间形成了借贷关系.这一借贷关系存在了相当一段时间,它对内务府及北京银号都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清季的西北边疆史地研究是在我国边疆地区陷入全面危机的背景下展开的。虽然面临国难时艰,清季的西北边疆史地学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封建王朝的终结,清代的西北边疆史地学也走向了终结,开始向近代历史地理学转变。因此,清季西北边疆史地学具有总结性和嬗变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清末,随着近代中文报刊的兴办,朝野筹藏观逐渐趋于成熟,对中央政府的西藏施政也起着指引和参谋作用。但国内舆论低估了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使国人对西藏新政带有盲目乐观和自大的倾向,对政府改革走入误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泓 《民族论坛》2013,(4X):23-27
清末杨柳青人随西征军营生至新疆,使杨柳青理教信仰及其组织西移。津门理教信仰成为连结津青与其西帮乡亲、商人的重要文化基核。在民国新疆,津青商帮无同乡(天津或直隶)会馆之处,理教公所实际代替着同乡会馆的功能。即内地汉帮与其移民以乡缘社群信仰而连为一体,这是同一主体跨地域象征联结的极佳案例。Влодимирплопп的传说形态学《MорфологияоРазказе》,以文本的地域变化解说社群形态结构变异,但未及同一主体跨时空的象征连结。笔者在此补充,予以观照人类学研究由"他者"转向自身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清末杨柳青人随西征军营生至新疆,使杨柳青理教信仰及其组织西移。津门理教信仰成为连结津青与其西帮乡亲、商人的重要文化基核。在民国新疆,津青商帮无同乡(天津或直隶)会馆之处,理教公所实际代替着同乡会馆的功能。即内地汉帮与其移民以乡缘社群信仰而连为一体,这是同一主体跨地域象征联结的极佳案例。Влодимирплопп的传说形态学《MорфологияоРазказе》,以文本的地域变化解说社群形态结构变异,但未及同一主体跨时空的象征连结。笔者在此补充,予以观照人类学研究由"他者"转向自身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
不缠足运动发展到清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士绅阶层利用话语权势,在宣传不缠足运动中不断完善不缠足的理论,以促进妇女的解放;官方也改变了以往的旁观态度,转而支持不缠足运动,对缠足历经由劝到劝、禁并重,再到以禁罚为主,有利地配合了民间的不缠足运动,官绅对缠足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不缠足运动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