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李丽丽 《劳动世界》2016,(21):16-17
养老保障政策改革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且取得显著成效的改革。文章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量质变原理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指出我国养老保障政策演变过程中的渐进性和范式转换特征,为新时期我国各项公共政策的改革提供了逻辑借鉴。  相似文献   
2.
叶文婷 《天府新论》2004,3(Z1):202-203
模糊语言的讨论在我国已有30年的历史,而对于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各有其说法.模糊语言的产生在根本上是客观世界、人的主观认识以及符号的性质三者矛盾协调的产物.对模糊语言的分析可以具体到模糊义素.模糊语义是无法通过人为手段使之精确的,它与歧义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浅说荀子的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代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谙熟儒学,兼通诸子,他的理论研究既根植于儒家传统“明贵贱”的“正名”之中,又能定位于墨子的语言“本体论”之上,其理论成果为我国学术史,尤其是语言学史树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他的语言观主要体现在《正名篇》中。《正名》所论述的远远超出了儒家政治伦理的观点,已经涉及到了为现代学术界仍在咀嚼的语言本体问题。诸如语言的本质问题,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语言发展与社会交际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学界和业界关于学报综合性和专业化发展的争论不断,没有形成共识。这个命题仍然是学界和业界关注和亟需解答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例示关系和体现关系两个维度对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专业化发展的必然性、渐变性、可行性、制约因素以及学报综合性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与学科的发展是同向的,其专业化发展是必然的,但学报专业化发展是渐变的;学报发展是沿着综合、专业、再综合、再专业的路线周而复始的;在学报发展某个特定阶段,学报综合性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学报专业化发展要想成功,一定要首先在政策、专业设定、人力、资金、学术资源、编辑配备等方面得到主办学校的大力支持;还需主管部门在具体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的支持;学报专业化发展一定要确立正确的政治导向,体现时代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反诘度是反映反问句语用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汉语反问句反诘度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反诘度变化的诸因素。认为反诘度的增强和减弱具有渐变性,同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居延汉简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体现了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程度副词16个,分4个小类.承袭先秦汉语而来的有10个词,汉代新产生的有6个词.居延汉简程度副词的特点有:各小类词的数量及使用频率差别很大,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谓语的数量较多,程度副词与其他词类兼类的情况很多,词与词分工明确没有出现混同兼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东晋郭璞的注释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素异序词语。本文对这类词语的形态结构、组合关系以及在共时与历时领域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认为郭璞注中的同素异序词语在发展中具有择一性、渐变性与不平衡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自发地构成以天─—性─—道为内层结构,以哲、农、医、兵、艺为外层结构的文化巨系统。本文通过对文化系统结构的剖析,看中国文化方圆互容、层层扩大的特点;通过论述系统结构的内部功能,看中国文化各要素功能化、内约化和渐进发展的特点;通过系统与环境信息的交换交流,看中国文化进化的形式及其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16城市农民工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16城市农民工的访谈和近9000份问卷的分析处理,认为当前农民工在城市适应性总体较弱、农民工之间差异明显,并具有渐变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农民工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适应性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0.
介观是物理学上的术语,特指波长处于微米以下的宏观与纳米以上的微观的中间状态。转用于经济学中,它是指徘徊于宏观与微观的中途的经济领域。从前,正如物理学上介观未被发现一样,人们把社会经济的更好运行只寄希望于微观的市场或宏观的政府,不自觉地强化一种“非彼即此、非此即彼”的盲从,从而跳跃在经济宏观与经济微观的终极。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