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1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244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关于柏拉图的研究著述连篇累牍,尤聚焦于柏氏的“理念论”与“理想国”。本文拟另辟蹊径,力图揭示出“柏拉图对话中”所隐含的神学思想。简言之,柏氏的神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柏拉图对古希腊传统神话的批判与净化;二,柏拉图把其伦理学奠基在以灵魂不朽为主的信仰上;三,柏拉图建立了一套既有别于希腊传统又有别于基督教的宇宙创世说。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柏拉图的对话是古希腊传统神话神学向中世纪神学嬗变的过渡形态,而柏氏的神学思想则是西方理性神学和道德神学的滥觞。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是围绕“美是上帝的名字”展开的。其中通过三位一体、创世、道成肉身、救赎和永生等基本教义的讨论,深刻揭示了美与真、善的关系,爱、与信、望的关系,认识、意志、情感的关系,以及从对事物的美的欣赏到静观上帝--美本身的心路历程,不仅充分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审美理想,也概括了人类某些共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马克斯.斯塔克豪思的思想为中心,分析了基督教神学关于人性普世性的见解对于理解人权普遍性的意义。人权普遍性得以成立的根本理由是承认人类存在的普遍条件和共同人性。人权的思想中存在着普遍的原则,这些原则和真理是不可动摇的,不能因不同的宗教、文化、社会处境而改变。斯塔克豪思认为,基督教神学关于人的内在尊严及神圣性的观念为人权提供了终极基础。在人权问题上,如何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认可人类共同体存在着某些共有的和普遍的真理就成为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的神学美学是在其浓厚的神学思想底蕴下产生,在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首先,海德格尔早年的神学学习对他的美学思想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让他始终本着寻找上帝的原则去深思一切;其次,海德格尔的神学美学是在对西方神学美学思想的批判中达到新的思想开拓,把神学美学带入了新的领域;最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是他所有思想的基础,也给他的神学美学带来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和《比希莫斯》中的神学政治论,评判霍布斯对于宗教的哲学立场与实践立场,阐明这种宗教抉择背后霍布斯政治哲学的根基,同时评介多位现代学者对霍布斯神学政治论的研究,并且展望一个较大规模的研究:即现代政教合一体制是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灵性(the spiritual)与世俗(the secular)在欧美现代性中同时被构建成为与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ized religion)相关联的两个替代物.灵性的概念存在着矛盾,即:它既被视为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又与民族认同相关联.再者,灵性的概念在全球传播的同时,被植入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它的发展轨迹在各个地方是不同的.本文认为:印度和中国的现代性是两国与[西方]帝国现代性互动后的产物.灵性在印度的相对成功与其在中国的相对失败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兴起.从更深层次上讲,有一个普遍观点,即中国的传统必须被西方的科学所取代,这在建国前早已被描绘成中国现代性的特征.而在印度,各类传统被当作反抗帝国主义斗争的资源,其所反抗的是从文化和政治上使印度从属于西方强权的物质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闫振族 《现代妇女》2014,(2):144-145
当前,我国失独家庭每年以7.6万的速度增长,失独者正成为一个日益庞大且不容忽视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精神困境。灵性社会工作更加关注人的灵性以及更高层面的意识状态,让人直接面对和超越自身面临的生活限制,重新寻找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本文分析了失独者的精神困境,并从灵性社会工作视角探讨了对失独者进行精神慰藉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9.
卡尔·拉纳先验认识论的基本论题是“上帝启示何以可能”的知识论原理.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在康德先验哲学和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的现代语境中阐述基督教的知识论原理,意味着通过本体论和人类学的基本命题揭示上帝与此在之间的生存论关联,把启示神学规定为对于神圣奥秘的启示和倾听.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是对于作为基督教奥秘的启示神学的形而上学奠基.  相似文献   
10.
【基本概念】姑息医学.姑息治疗和宁养服务 虽然现代医学日新月异,但仍有一些疾病未能治愈或治愈率极低,例如恶性肿瘤、末期肾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HIV/AIDS等,大多数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透析及其他治疗后只能带病、带瘤生存,因此引起的疼痛、乏力、恶心、呕吐、营养不良、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承受身心痛苦。如何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