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58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821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3.
"袖"舞是东方舞蹈的一大创造."袖"的运用,除延长了人的肢体,大大扩展了身体的表现力外,还通过舞者手臂、手腕、腰腹、身肢等不同力量、不同幅度的运动,使"袖"缭绕空际,变幻着无数的形态,其传情丰富、鲜明,超过了许多表情手段."袖"的徐缓、抑扬、飘忽、回旋所产生的形式美,完全可以把人们引入一个非物质的境界之中,赋予"袖"舞以人文精神内涵和意蕴,展现了"袖"舞的魅力和光环.  相似文献   
4.
《圣经》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文集之一,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多种有影响的译本。圣经的英译及汉译对各自的文化影响深远。钦定本英语圣经与官话和合译本中文圣经的流行,对英、汉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心理学史与中国的本土心理学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国的本土心理学以内发性本土化原则为指导,以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和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多元化的态度。中国心理学史以外在逻辑原则为主导原则,以中国心理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方法。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研究价值,这构成了二者契合的前提。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建构科学的中国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围绕李白与杜甫的生平行事及其诗歌创作,从八个层面进行对比论述,所谓“以诗证史,有裨于知人论世”。文中既综合了当代的研究成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自先秦到唐初的《诗经》阅读情况,认为《诗经》之文本意义有一个从阅读的文本向文本的阅读的转化,《毛诗正义》则为这种转化作了总结。先秦之时,当《诗》成为独立的阅读文本时,只具有词汇的意义;两汉的章句经学注意到《诗经》的语言形式,但是,四家诗同为阐明圣人之意,严守师法之授,故其差异,不过是阅读的“版本”不同而已;魏晋以后的《诗经》阅读,注重诗情文理,人自立说,表现出注重文本的特色;唐之《毛诗正义》受到魏晋诗学的影响,解说《诗序》、毛传、郑笺的孔疏,因注重文理而表现了一定的文本意识,披露了小序与诗辞之间的矛盾。但是这部钦定的著作,又一次使《诗经》的阅读回到“版本”阅读的底线,从而表明,《诗》只要是被作为经学的读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8.
尤三姐是《红楼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形象。由于《红楼梦》在版本上有“脂本”、“程本”两大不同系统 ,不同版本系统中的尤三姐的艺术形象也就有很大不同。对此 ,红学史上是有争议的 ,但是争论者往往各执一词 ,常常出现片面和偏激。平心而论 ,两个尤三姐形象的塑造 ,其实各有所短 ,亦各有所长 ,人们不应该轻易肯定或否定。然而如果认真比较分析 ,就尤三姐形象的悲剧意义和可信程度而言 ,笔者认为“脂本”系统高于“程本”系统。  相似文献   
9.
关于苏集版本,曾枣庄、刘尚荣、杨忠、祝尚书等先生已有论著详细论述,但对苏轼四六文集部分却很少涉及或语焉不详。本文仅就苏轼四六文的几种别行本,包括《东坡四六》、《苏文忠公表启》等的版本源流、内容体例等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审美方式之一,不仅代表着华夏民族的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从技法和意识上传达的乃是对宇宙自然的无止境感悟与“天人合一”式的永恒探索精神。山水画空间并不是一个纯视觉空间,而是由视觉探寻引向精神体验的空间,亦即通过画境的可行、可望、可居和可游的心理模拟探寻。这种对宇宙人生之道的精神领悟和理想追求,赋予山水画家运动、开放、多维和无限性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