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37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917篇
理论方法论   120篇
综合类   2134篇
社会学   112篇
统计学   2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都促使大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着社会活动。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引导,很容易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不利于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网络组织在高校学生的日常沟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将会影响其日常行为。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组织主要包括:社区型网络组织、群型网络组织和社交型网络组织,心态开放、自信、展现自我、重视自身成长、以自我为中心、依赖心理重、注重现实利益等因素驱动着学生参与网络组织的活动,而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网络组织动因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3.
4.
冷战后,中国以亚太地区和联合国为中心,开展了积极的多边首脑外交。其具有力度不断加大、内容逐渐多元、外在制度完备、内在缺乏约束等特点。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则是中国开展多边首脑外交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经济发展异军突起.传统文化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浙江人观念的转变,诱发了经商的因子;传统手艺和行业演变为专业化特色产业区;从游击战到阵地战发展了大批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家庭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依据GSM协议,结合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信号传输的特点,给出了基于GSM系统的带软输出结构的MLSE接收机的设计方案,阐述了MLSE接收机的实现算法。实际环境的试验结果表明:工程实现的MLSE接收机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混有复白噪声的正弦信号的频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用MATLAB软件,用最大似然法,修正协方差AR谱估计法,信号子空间频率估计,Pisarenko谐波分解(PHD)法,多信号分类(MUS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算法这5种方法来实现对混有复白噪声的正弦信号的频率估计。  相似文献   
8.
隐喻化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进化的一种方式。隐喻化的结果体现在语言不同层面的象似性中。但象似性丰富了语言的理据却又模糊了语言的任意性。因此分析和研究语言的象似性比坚持语言的任意性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运用管理学及经济学相关理论,揭示组织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因。分析表明,随着企业的成长,组织结构呈现从直线职能制到事业部制的规律性变化,从管理学意义上,这种变化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从而取得了管理协调的“速度经济”;从经济学意义上,则意味着管理分工导致企业运营效率提高;更深层次看,是一个分权的、控制权较为明晰的组织模式被逐渐使用,最终导致一个均衡权力结构模型———联邦分权式事业部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如何评价他笔下的人物 ,多年来研究者各持己见 ,争论不休。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使用了不同的手法所造成的。本文主要分析了作者似褒实贬、名贬实褒的创作方法 ,通过对几个人物的分析 ,解读曹雪芹对自己笔下人物的真实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