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5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03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的实质意义给与 :主体建构对象就是给与对象意义。这是讲求读者建构 (再创造 )文本意义一路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论述语境和词语翻译之间的关系及语境对词语翻译产生的影响和限制。主要论述了语境的概念 ;字典释义的本质与它在词语翻译中的作用 ;词义的概念及它与词语翻译的关系 ;非语言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译语词语与原语词语之间的差异以及特殊语境对词语翻译的限制和挑战。重点是论述词语的翻译是不能脱离开语境的 ,只有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比原语和译语语境 ,词语翻译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4.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语篇,汉语立法语篇中人际元话语使用的种类和数量偏少、语言形式的长度偏短,这些人际元话语的使用特征与语言运用的意向性密切相关,汉语立法语篇的主体以一定的意向态度对立法语篇这一意向内容的表述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人际元话语的使用特征。  相似文献   
5.
6.
图闻     
正广安市2014年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周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届毕业生双选会近日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此次招聘活动到场企业107家,提供岗位类别357个、职位数1957个,涉及教育教学、艺术设计、电子商务、会计、市场营销等众多领域。入场求职人员2621人,达成意向性协议约800人。汪霞杜先朗人社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调研组近日到成都市武侯区调研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工作。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火车南站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  相似文献   
7.
"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产业蒸蒸日上,电视台台标作为电视台视觉明信片的地位日益显著。同时,作为视觉符号的电视台台标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文字学者、设计者等都争相将其解构。本文试图对所涉及的中国34个行政区划的34个主电视台台标进行定量性、封闭式的类比阐释,,在广义文字视阈下分析电视台台标的类别、特点以及功能,以期探讨囊括记言表达心智以及非语言表达心智的"广义文字"和仅凭记言表达心智的"狭义文字"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的“涉身性”特征决定了转喻研究必然已涉及主体的认知心理因素。但观察之下发现,无论是基于结构主义的“指称论”,还是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概念扩展”理论,都只是强调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概念对应,而较少考虑到认知主体的意识活动所发挥的作用。从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出发,通过对转喻的本质性特征进行重新思考,提出了转喻意向性解释的三原则,并进而建构了一个转喻的意向性解释框架来对同一本体为何会产生不同喻体的问题加以说明。研究表明,转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是一种“解释”和“被解释”的关系,决定本体以何种语言形式(喻体)进行表达的是认知主体的意向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者赫施始终将作者意图视为实现解释的客观有效性的最可靠保障。依靠对现象学、尤其是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创造性发挥,赫施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既有论说。首先,为克服"心理主义"的质疑与责难,他将意图构想为一个坚实、稳固的"意向性对象"。由此出发,凭借对意向性概念的更深入理解,他又点明了意图面向读者开放的历史延续性。最终,在作者表意与读者接受之间呈现出了一种"主体间性"的动态格局。通过现象学层面上的开掘与建构,赫施不仅体现了在"作者之死"的时代背景下重估作者意图的努力,同时也为转型期中国文论的建设带来了难能可贵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从意向性视角考察连续反复表达,发现它具有派生的意向性,并可以从意向内容和意象态度对它进行分析,其意向内容是事件本身,意向态度在于强调;连续反复表达的运作是在意向性的作用下完成的,连续反复表达的生成经历了一个从"事件"到"用例事件"的心智过程,连续反复表达的理解是受众根据意向态度的选择对一定的意向内容做出的整体性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