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九思是明代中期一位较为重要的文学家.在其现存的830首诗歌中,有愤世嫉俗之诗,有忧国忧民之诗,有隐逸闲适之诗,也有怀古忆旧之诗;其诗作苍古悲凉,意境浑厚;质朴清新,不事雕琢.  相似文献   
2.
明代文学家王九思的杂剧创作以《杜甫游春》最为有名。此剧情节简单,时代感强,是王九思以失意文人士大夫的视角来关照现实政治、抒发满腹不平的抒情诗剧,是明代杂剧走向案头化的开始和标志。本剧继承标准的北曲一本四折形式,以豪放泼辣的曲风,和康海《中山狼》一起完成了北杂剧的光荣终结,开启了杂剧文人化、抒情化、案头化的流变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九思是明代中后期一位较为有名的文学家,在诗文、杂剧与散曲的创作方面成绩卓著。他极富才华,却仕途受阻。其散曲创作题材丰富多样、风格豪爽蕴藉,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明代七子之一王九思的曲学观念表现在重视曲体的抒情功能、娱乐功能和努力提高曲的地位三个方面。王九思的散曲创作是对自己曲学观念的实践,既书写了失意士大夫的苦闷,也反映了宴集赠寄之作的游戏心态;在散曲艺术方面,能熔炼词藻意境,努力提高散曲的境界和格调,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从明中后期单折短杂剧的创作来看,王九思的《中山狼》杂剧实为单折短杂剧的开山之作。从编剧艺术本身而言,此剧继康海同名杂剧之后将动植物形象如狼、老树、老牛搬上舞台。这里的老树、老牛能开口说话,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从它们口中叙说了世间恩将仇报之人比比皆是,善恶难分,世间污浊的残酷的现实画面。在此之前没有先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王九思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寓言剧的开创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明中叶的古学复兴在遭遇政治挫抑之后,向着弃文入道和遁世入乐两方向转型.王九思在正德六年遭贬后,以狂者心态调适生命的挫折感,把郁勃之气消磨于花月情怀之中,形成"宕而弗激,迫而弗怒"的散曲创作风貌.老庄、郭象一派的"顺性适分"是其生命转化的哲学基础.嘉靖十五年后,他萌生"反正之渐",主张以"发情止义"的自我克制替代"驰情驰志"的自我纵逸,文学思想亦折衷于儒家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7.
王九思是明代中期一位在诗文、杂剧与散曲创作方面成绩卓著的文学家,他为明代散曲北曲的复苏与中兴做出的贡献可圈可点.分析归纳他的北散曲小令用韵情况可知:在其232首北小令作品中,押韵方式共8种,有17类75首超越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的部界,用韵过宽.  相似文献   
8.
9.
明代七子之一王九思的诗歌题材广泛,真实反映了诗人所处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歌中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个人身世的感慨、与亲友交往的日常生活以及咏叹节序、万物的闲适情怀。诗人自觉以生活作为抒写对象和精神寄托,诗歌由此成为诗人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的真实纪录。王九思的诗歌不仅记载了诗人的沉浮荣辱,也折射出时代的社会风貌,有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明代陕西地区的戏曲发展状况做了描述,并且对各种戏曲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陕西在明代虽然已不再是中国戏曲创作与表演的中心,但是戏曲活动仍非常繁盛,变体杂剧中独折戏便始于陕西,而杂剧家中的康海、王九思无疑属明代戏曲大家。晚明时以昆山腔为代表的传奇在陕西亦有相当成就。秦腔的出现,更是开中国戏曲花部乱弹之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