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庚寅虎年即将来临,对中国人来说,生肖文化是生活的一个重要背景。虎是扶正祛邪的象征,受到民间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山君”、“兽中之王”、“镇山之神”。民间常将虎头枕、虎头帽、虎头靴、虎画等用以避邪。  相似文献   
2.
彭平一 《船山学刊》2002,(1):39-43,62
张百熙在担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期间对京师大学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整顿和改革,他主持制订和参与制订的《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更是晚清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对全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寅的诗歌具有浓重的隐逸倾向。他在诗歌中始终保持"优雅"的"旁观者"与"审视者"的姿式。同时他又怀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他的"隐逸"是他在面对物欲时代灵魂的粗鄙与精神领域的荒芜时,对"当下"的无声反抗和对诗意的心灵栖居的寻求,有着疏离与超越的双重内涵,体现的是一种鄙夷的力量和操守的尺度。从本质上说,王寅属于那个充满牧歌式的理想主义的1980年代。  相似文献   
4.
旁观与亲历:王寅的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漫游"为中心,可以细致探讨王寅诗歌的特质,其在经历了从精神上到现实中的漫游后,实现了自我认知和自我裂变,诗风出现转变。在转变的同时,王寅保持了其一贯的诗歌形象,优雅而瘦削,造成此一特征的重要原因在于诗人的呼吸和遣词造句。不同于北岛俄罗斯式的对抗激情,王寅显得更加冷静、轻灵。这是一个对抗的时代瓦解之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清代学者程瑶田的《果裸转语记》从“果裸”一词出发,将与该词相关的332个同源词联贯起来,阐发了“声随形命,字依声立”的音转道理与事物命名规律。在王寅《〈果臝转语记〉现代汉语译本及其学术价值的当代解读》的基础上,对《果裸转语记》同源词进行体认语言学解读,得出程瑶田对同源词的三个体认特征,即突破语体的雅俗对立,体现雅俗共现的现实根源性;突破语词范畴的静态归类,体现语词流转的动态体认性;突破理据性研究的现有路径,体现语词生成的文象融合性。以同源词的三个体认特征为基础,通过对同源词体认机制的探究,构建了《果裸转语记》同源词的体认逻辑,该体认逻辑验证了体认语言学中“现实”因素的基础作用,同时彰显了“语言”因素本身在语词生成与语言体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