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6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507篇
劳动科学   103篇
民族学   118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1430篇
丛书文集   1014篇
理论方法论   327篇
综合类   2915篇
社会学   425篇
统计学   204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喜  付阳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2):184-194
从绿色建筑供给侧角度出发,构建消费者效用函数、开发商利润函数和政府与开发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消费者绿色偏好、建筑绿色度、成本等因素对建筑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以及政府动态奖惩政策下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消费者绿色偏好支付系数和建筑绿色度的增大有利于绿色建筑价格、需求和利润的提高,但高成本却使需求和利润降低;政府采用静态补贴与静态税收政策时,博弈系统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采用动态补贴与静态税收、静态补贴与动态税收、动态补贴与动态税收三种政策组合时,系统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动态补贴与静态税收的政策组合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优于其他政策;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的概率与补贴上限值呈负相关,与税收上限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心理学领域,被洞悉错觉是指高估他人对自己内在心理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大家看透的错觉。文章旨在探讨是否能够通过克服被洞悉错觉从而降低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培训,并得出结论:被洞悉错觉概念的引入可以减少大学生在英语演讲中存在的焦虑,并且被洞悉错觉的克服需要多次在实践中才能被逐步内化。其中男女生焦虑降低程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妇女学(Woman’s Study)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高校。加州圣地亚哥大学于1970年建立了全美第一个妇女学系,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第一个妇女学系。社会性别作为一种分析范畴,与妇女学的诞生、发展是一致的。二者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主义运动中诞生的。学者们将社会性别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引入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学等各个学术领域,并由此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择业偏好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所表现的倾向。在当前互联网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择业偏好更是受到市场需求、收入待遇、发展机会、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内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根据几篇来源较为准确的地方高校调查报告,从整理好的数据中进行浅度的地方高校大学生择业偏好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多属性逆向拍卖的获胜者确定问题。考虑属性之间的两两关联,以定义在2-可加模糊测度上的Choquet积分表达拍卖人的偏好,其中模糊测度的值由拍卖人提供的偏好信息推测得出。由于一般情况下与偏好信息一致的模糊测度取值并不唯一,考虑所有一致的评分函数提出了两阶段获胜者确定方法。首先采用线性规划挑选出在任意评分函数下可能获胜的报价,再通过混合整数规划确定一个与所有一致的评分函数的评价结果最为接近的报价排序,以得分最高者为稳健获胜报价。仿真实验表明,大量的报价为不可能获胜报价,说明了在第一阶段进行筛选的必要性。与现有方法的比较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在拍卖轮数较大、报价数目较多时,该方法在计算效率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11):112-120
推进绿色发展,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生态需求是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家庭户的生态需求,以消费者偏好理论为基础,构建以家庭户为基本单位的效用最大化模型,推导出生态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探讨生态需求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对家庭户的生态行为有更深入的观察。理论模型表明,收入水平和基本消费品的价格都是影响生态需求的重要因素。若政府对生态产品和服务征收从价税,会抑制家庭的生态需求,导致家庭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减少。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一步实证检验了收入水平对生态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个体对生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为了结果的稳健性,从因变量的度量方式和估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检验,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理论解释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差异,并强调了社会性别的内涵。饮食人类学从饮食的角度关照社会性别,并解释社会性别在人类饮食中的演绎和诠释。本文就当代新疆哈萨克族饮食结构中社会性别的问题进行一番讨论,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与其呈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碧叶 《天府新论》2021,(1):115-124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未婚妈妈在中国所面临的道德困境问题,并展现她们如何通过不同的叙事话语挑战社会歧视。未婚妈妈的自我叙述表明,她们很多时候并不是像社会所普遍认为的道德沦丧或者唯利是图,宗教、情感、自我独立以及被骗的境况等都可能成为女性未婚生育的原因,而这些因素也往往被未婚妈妈援引并成为其生育选择的道德证成。通过展现未婚妈妈生育选择的复杂性以及其超越羞耻的语言努力,本文指出我国未来有必要放松婚姻和生育的关联性,给予单身青年更多生育选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微信公众号的广泛使用带动了一批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公众号的迅猛发展。这些公众号或以塑造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为标签,或冠以提升女性幸福指数之名义,围绕女性情感、生活、工作等话题,大多用犀利尖酸的文风吸引了大量粉丝。然而,这些女性主义公众号的根本目的是否在于推动两性平等,谋求女性解放?通过分析这一类公众号所推送文本的立场、主题和语言,可发现其看似倡导现代女性反叛传统,实际却是在父权凝视下,矮化女性形象、固化刻板印象,在事实上是对女性行为的规训。这类公众号利用“她经济”消费性别符号,利用“眼球经济”转卖注意力,达到公众号自身增值、获得资本利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