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萧红创作倾向中的"寂寞"与她的人生境界相关。寂寞也是一种痛楚,萧红的创作就是对自己这种类似于"病"的痛楚的书写。"问诊"是着眼于对萧红所患之"病"的认识;当作者把自己的"患病"感觉倾诉出来,也相当于是情感"疗伤"。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间一向有种不对等的交流,一般中国学者熟知西方文学经典,但西方人并不掩饰他们对中国文学的无知。这种现象发生在今天,个中原因有其值得探讨的复杂性。中国的文学经典《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给自己和知友们看的一部感伤忆旧录,他从来没有、也不屑于承认自己是作家,无意将其发表,更不愿意用它牟利或谋生。这与同时期的欧洲作家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都是很自觉、自知的作家,有鲜明的读者意识和市场考量。我们将曹雪芹与他同时代的西方作家进行比较研究,就凸显出曹雪芹在当时世界作家中的独特地位及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密切,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大多数幻想故事的构思方式就深受道教存想致神思维方式的影响。男主人公在摄想凝思之中遭遇异类,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人生愿望,作者在杜撰这些幻想故事的过程中也达到了自我疗伤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5.
《被控医师》中的医师因为偶然的医疗事故而面临"下流化"危机,体验着人生、工作热情的低下。经历了一段人生失落期的医师最终在为老人之家的老人们进行音乐治疗的过程中恢复了生活、工作的热情,这也体现了《被控医师》中"疗伤"所具有的双重指向。  相似文献   
6.
清敏 《人力资本》2008,(7):38-39
未遭遇挫折的人,永远不懂得带着泪水的笑有多释怀。惟有找对自我疗伤的方法,心才不至在磨砺中沉沦。  相似文献   
7.
夏景 《人生与伴侣》2010,(10):34-35
曾经,我是小三。那时的烦恼是,没有人了解我。谁能想到,此时,最可怕的事,竟成了“太多人了解我”。稍有不慎,就仿佛听到大家窃窃私语:“这个女人不地道”,“婚前就做过第三者”……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背景下,许多中流社会人物失去了原先的社会地位,作为日本经济腾飞主力的团瑰者一代面临着“下流”化的危机.日本女作家藤本惠子创作了一系列“下流”人物题材的作品,这些面临着“下流化”危机的主人公们往往通过疗伤或者介体的刺激恢复回到原先社会的勇气,燃起工作、生活的热情,可见,形塑者保持着一个相对乐观的语境.  相似文献   
9.
文学从来都是政治的记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一部分。以台湾族群的撕裂为起点,辨析和回应“台湾文学到底是否是中国文学一部分”。通过梳理台湾乡土文学的转型,对比大陆和台湾乡土文学异同点。认为舞台疗伤、展览疗伤、著述疗伤、校园疗伤、电影疗伤、电视疗伤等方式可以治愈政治伤痛。在今日海峡两岸政治地理格局中,文学持有者与书写者应该发挥其“软性”文化功能,以有效促进文化认同,同时实现个人、民族、国家认同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0.
文学从来都是政治的记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一部分。以台湾族群的撕裂为起点,辨析和回应"台湾文学到底是否是中国文学一部分"。通过梳理台湾乡土文学的转型,对比大陆和台湾乡土文学异同点,认为舞台疗伤、展览疗伤、著述疗伤、校园疗伤、电影疗伤、电视疗伤等方式可以治愈政治伤痛。在今日海峡两岸政治地理格局中,文学持有者与书写者应该发挥其"软性"文化功能,以有效促进文化认同,同时实现个人、民族、国家认同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