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闳 《金色年华》2007,(12):26-26
在现代娱乐工业流水线上,娱乐明星的崇拜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他们被称之为“粉丝”。  相似文献   
2.
一休宗纯以其桀骜不羁、善针砭时弊的诗风在日本五山文学中独树一帜,而他的癫狂生涯直接影响着他的诗歌风格与主题。在介绍其癫狂生涯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他的讽刺诗、风流诗以及自赞诗,并探寻其汉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蒋铁初 《北方论丛》2005,(2):152-156
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精神病人享有刑事处罚的特殊待遇.对精神病人刑罚的减免总是与特定的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这表明精神病人是否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不是法律所关注的根本问题,应否给予犯罪精神病人刑罚减免,主要考虑因素是这一减免是否会对封建社会的基本统治秩序造成损害.法律对精神病人按病情轻重进行分类并给予相应的优待措施,对间歇性精神病人无论是犯罪时患有精神病还是审理时患有精神病都按精神病人给予优待,这一做法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理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论鲁迅小说中的癫狂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鲁迅小说中的癫狂话语置于中西方文化交接的平台上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其实和西方话语有着神交的一面,但同时,鲁迅对这些话语却又有更具化和丰富的一面.癫狂话语的形构既是对传统文化逻辑暴力结构的批判,同时又是对被压抑的可能性和新的现代性的称羡.而耐人寻味的是,如果重新审视"狂人"形象,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形成中的吊诡之处,它既是反传统的传统主义者和拿来主义者,又是对西方话语进行改编的本土进化论的先知先觉者.  相似文献   
5.
樊晓君 《理论界》2010,(12):132-133
奥尼尔的《悲悼三部曲》是在古希腊悲剧的基础上改编的现代心理剧,主要围绕莱维尼亚情欲扭曲下的恋父,颠覆母亲,逼弟自杀展开剧情。奥尼尔在剧中成功塑造的莱维尼亚,犹如一朵在家族罪恶中绽放的恶之花,既阴险、残忍、冷酷、呆板又坚定、勇敢、热情、自信。本文将莱维尼亚的悲剧人生划分为:异化、癫狂、毁灭三部曲,说明其作为性格复杂极具魅力的恶女人的蜕变过程,阐释造成其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萨满的法术和神话是原型需要的魔幻方式;原型需要包括很多生存必须的内容,但总体来说是属于超越自然灾难和个人不幸的生命愿望;萨满是原型需要的代言者、表现者和实现者;萨满是将人们原型需要转换成法术和神话的"魔法师";按传统解释,萨满"得神"和"精灵的完全支配"是"神授",而按原型心理学理论来说,则是对"原始意象"即原型的"激活";用装扮和模仿的魔幻方式控制神秘力量,是萨满法术最基本的方法;萨满成功的出神很多时候是萨满原型"自主情结"的体现;萨满成功的出神还来源于萨满在癫狂状态中的"积极想象"。  相似文献   
7.
《帕尔哈迪与希琳》和《莱丽与麦吉侬》这二部叙事长诗,讲述的都是凄美的爱情悲剧故事,其中的男主人公帕尔哈迪与麦吉侬在圣洁而坚贞的爱情面前,都表现得比女主人公更主动、热烈与奔放,但他们又具有独特的个性。帕尔哈迪在英雄本色中,演奏出悲壮的爱之旋律,麦吉侬是在癫狂状态下,弹奏出凄婉的爱之颂歌。  相似文献   
8.
米学军 《中州学刊》2008,(1):251-253
艺术家心理结构与精神病患者心理结构具有同构性,主要表现在非理性、固着性、幻觉和变态.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之所以产生癫狂心理,有一定的生理、心理基础.艺术家的癫狂不是精神性疾病所带来的病态心理,而是艺术家反抗世俗、超越世俗所采取的一种方式.因此,艺术家的癫狂对于抵御人类社会过度世俗化、理性化功利化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艺术家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活动,是一个涉及心理诸多方面因素的整体活动。其中,无意识、情感、想象以及理性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创作环节。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创作不同于常态下的创作过程,这种另类的特态艺术创作也丰富了艺术创作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创作意义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潘石屹的博客里有幅漫画:一个黄包车夫拉着王石和潘石屹,问他们前面拐不拐,王石答曰拐,潘石屹答曰不拐。三个月后,潘石屹大拐,抛出百日剧变论。2008年的楼市,将经历从癫狂到迷惘的变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