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郑梦周是高丽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外交家,他4次出使中国,多次在登州往来,他与登州的渊源颇深。郑梦周所见和记录的登州港、蓬莱阁、苏轼碑等文化遗迹,至今保存完好,甚至高丽后期郑梦周时期高丽使团使用的海船,近年来在蓬莱登州古港也被发现出土。  相似文献   
2.
明代徐光启选择蓬莱建立了一支用西洋火器武装的火炮营,雇佣葡萄牙人传输技术,用红夷大炮做装备,成为明朝装备最精良的部队。登州一时成为中国火器铸造演练的中心,登州火炮营也在多次战事中显示了其巨大威力。尽管随着兵变的发生,火炮营也随之结束了其短暂的生命,但其对我国兵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1864年狄考文夫妇抵达登州,建起蒙养学堂,后发展为登州文会馆,在40多年的经营中,向学生及登州本地百姓传授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通过其学生在晚清各重要涉外机构、贸易公司和各省的新式大学堂发扬光大,使先进科学知识得以传播。同时,逐步把登州文会馆发展成为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它点燃了西方科学技术的火种,引领了西学东渐的传播,并编印多种类、多学科新式教科书,供晚清各大学堂采用。在文会馆里,中、西方两种科学技术碰撞出划时代的火花,成为中国教育史、科学技术史上转型升级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第一所大学当属谁家?是《辞海》中定义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声名远扬的京师大学堂?还是始建于1895年、号称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大学的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抑或是某些学者提出的,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完全按照西方大学模式建立的上海圣约翰大学?然而在学界众说纷纭的讨论中,  相似文献   
5.
狄考文夫妇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登州创办蒙养学堂,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后来发展为登州文会馆.文会馆在办学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目标和德育教育上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新模式,从而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狄考文创办登州文会馆后,在课程设置、学生培养、师资配置及招生条件等方面均采取了许多措施以置重儒学教育。其目的不仅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为教会学校自身的发展。登州文会馆的儒学教育对基督教传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种传教手段,它贬低了儒学的伦理和社会价值,不利于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和基督教在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懿荣不仅是我国首先认定甲骨刻辞是最早的文字的学者,而且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志士。本文从《黄县团练杂记》的分析入手,详细地论述了王懿荣在甲午战争期间如何积极建议清政府派兵解威海之围,同时主动请缨,要求回山东登州“会同抚臣,办理团练”。他的请求获准后,即赴登州举办团练,准备迎击日军的入侵。王懿荣在甲午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8.
登州港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州港作为古代我国重要的贸易港和军事要塞 ,由于其特定的海洋地理区位 ,由自然港湾形成和发展为我国古代主要港口和海上交通要道 ,成为我国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起点。随着历史的发展、演进 ,登州港逐渐成为山东半岛的政治、经济和对外贸易中心 ,同时 ,作为海防要塞中心 ,在抵御外族入侵方面起到了屏障作用。日本曾 6次、朝鲜新罗曾 30余次派遣唐使由此登陆抵达唐都长安进行友好往来 ,极大地促进了中日韩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增强了两地人民的友好往来 ,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汉唐以来,登州地区便是中原王朝与海外诸国往来的重要基地。北宋建立以后,登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旧是北宋浮海联络东北亚各民族政权的主要港口。而与辽朝隔海相望的战略位置,更令登州在北宋的海防规划中占据特殊的一席之地。登州辖下的沙门岛又因孤悬海上且条件恶劣而被辟为各类犯人的流放之地,沙门岛由此成为北宋利用海洋彰显国家威权的重要场域。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登州成为观察北宋海疆经略活动层次丰富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0.
史学界对吴佩孚家世、家族有关问题的研究,始终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本文依据新近发现的《登州吴氏族谱》,参照有关档案史料、地方史志等,纠正了长期以来关于吴佩孚家庭成员姓氏、生卒等问题的错讹,阐述其家世及家族成员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