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75岁的邱素仁步履蹒跚地走进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法院的大门,在法庭上与两个继子争辩得面红耳赤、气急攻心的时候,他只能大声地咳喘以理顺气息,并不停地用拐杖敲打地面。  相似文献   
2.
3.
齐己行年考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齐己诗集《白莲集》以及《唐才子传》、《十国春秋》、《宋高僧传》等相关史料,对齐己自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至后晋天福八年(943年)间的生平行踪情况,如齐己的生卒年限和地点、出家时间、寓居荆南的时间以及与郑谷、尚颜、虚中、贯休等文人学士和诗僧的交游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4.
全面考察晚唐著名诗僧齐己及其《白莲集》,揭示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中晚唐诗歌中的独特的诗禅交融的艺术境界.以齐己与《白莲集》为内容,介绍齐己生平梗概及"白莲"意象的精神意义;统计分析《白莲集》,探讨齐己诗风的"清"、"苦"特征;齐己调和诗禅的努力以及《白莲集》独特的审美意象,揭示齐己《白莲集》所体现的诗禅境界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面考察晚唐著名诗僧齐已及其《白莲集》,揭示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中晚唐诗歌中的独特的诗禅交融的艺术境界。以齐已与《白莲集》为内容,介绍齐已生平梗概及“白莲”意象的精神意义;统计分析《白莲集》,探讨齐已诗风的“清”、“苦”特征;齐已调和诗禅的努力以及《白莲集》独特的审美意象,揭示齐已《白莲集》所体现的诗禅境界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牛宏 《西藏研究》2000,(4):100-107
郎木寺 ,全称“噶丹协珠白噶尔卓委林” ,意为“在兜率天讲修白莲而获解脱的圣地”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乡境内。“达仓郎木”系地名 ,意为“虎穴天母”。《安多政教史》中记载 :“该处确有老虎之窝 ,由于山神们的神变 ,老虎对有情众生危害很大。水虎 (壬寅 )年 ,苟什德·丹巴拉卜吉 (kitibstanparadrgyas)来到这里 ,把山神当作坐骑而降伏了它们 ,在石崖之上留下了脚痕 ,开启了胜乐洞之门”。① 又因该寺的创建者嘉参桑盖 (rgalmtasansenggei)曾任拉萨甘丹寺第五十三任赤哇 ,而在藏…  相似文献   
7.
1997年,成绩一向不错的我,高考却意外落榜。贫寒的家境和极度的失望,使得父母拒绝了我复读的要求,他们费尽周折,安排我去公交公司当了名售票员。  相似文献   
8.
试论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的交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一般认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仰。其实,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具有一定的融合性:不但古来弥陀信仰者亦可兼修弥勒净土,而且弥陀类经典也包含了弥勒净土因素;无论是传统的弥陀净土信仰,还是李唐伊始的白莲净土信仰,都有弥勒上生或下生的痕迹;元代正统白莲净土信仰中的弥勒信仰,主要是往生弥勒净土,而宋末以来的民间白莲净土信仰,则逐渐将弥勒下生信仰取代了弥勒上生甚至于弥陀净土信仰,以之作为民族斗争的工具;元代传统的白莲净土信仰,与当时中国化、民间化的布袋信仰,彼此也是共存的。  相似文献   
9.
回鹘文《大白莲社经》一叶残卷研究(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作者研究,此回鹘文残卷虽题作Abitaki(为汉文"阿弥陀经"的回鹘文拼音),但与<阿弥陀经>(古代新疆著名龟兹人鸠摩罗什于4世纪译成汉文)无关,而是汉文大藏经中已佚,也属于佛教"净土宗"(莲宗)的<大白莲社经>的回鹘文译本.  相似文献   
10.
晚明毛晋大索十余年,终聚得释皎然《杼山集》、释齐己《白莲集》、释贯休《禅月集》,并将三家之诗合刻为《唐三高僧诗集》.毛晋校刻《唐三高僧诗集》在补遗、校勘方面虽屡有疏误,却是此后三家诗集最为流行的版本,不仅为诸多丛书所收录,亦是今人整理三家诗集的重要参校本.毛晋并称三家之诗为"唐三高僧诗",是用最为简明而直接的形式揭示出了中国古代僧诗创作的一种典范,具有较高的批评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