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2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786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293篇
人才学   146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2284篇
理论方法论   335篇
综合类   4904篇
社会学   696篇
统计学   13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578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612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709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841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语言教学本身应该对教学用言有着相当高的追求,这种追求应不只是停留在形式或技术性的层面,而更应该在语言本身承载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上有所体现。从娱乐节目《非诚勿扰》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表现来看,语言教学应当在提高语言素养的同时,更要提高文化和思想素养。  相似文献   
2.
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科学提炼概括出的新青海精神是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青海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是各族人民在新青海建设实践中迸发出的意志力量,充分体现了青海各族人民的独特气质和崇高品质。本文深入阐释剖析了新青海精神产生的渊源和内涵,并提出了新时代大力弘扬践行新青海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贫困是一个多维概念,物质脱贫之后,还有精神脱贫问题.所谓精神脱贫,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和观念素质不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整体精神与观念素质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精神脱贫的内涵具有动态变化性,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主要由互相关联的四方面构成:主体意识是基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参与精神是核心,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表现.四方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丰富内涵.新发展阶段推进精神脱贫:一是要精准识别,摸清精神扶贫对象,这是必要前提;二是加强教育,培养主体意识,这是重要基础;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以文化人,这是关键措施;四是巧用典型,提振精气神,这是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剑,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一种武器,就是一种器物,并无象征意义,也无思想内涵,更无精神效果。因为时代的原因,加之剑本身的特征,特别是侠义文化的出现,剑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码,人们越来越赋予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从正、威、灵的象征意义,到剑道、剑灵与剑魂、剑舞与剑饰的思想内涵,再到剑气、剑意、剑侠的精神效果,剑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已经超出了这个物件本身,成为一个具有丰厚哲学意味的文化符码。  相似文献   
5.
优势观点跳脱了病理观点对"问题与病态"的沉迷,用优势取向之理念、原则和处遇方法重新建构了长者社会工作的理论内涵。优势评量模型的实务研究,为辨识长者优势和开展专业干预奠定了基础。实务方法类研究,为开展长者照顾及长者心理与精神健康服务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指引。实务运用类研究,探索了优势观点运用于长者领域的可行性,并初步呈现了运用成效。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未来可在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将"生命历程"视角融入优势评量模型之中;二是将"文化照顾"视角融入长者照顾实务之中;三是重视以社区为场域的实务运用类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的学习即第二文化的学习,英语学习必须导入其反映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大学英语对学生提高文化素质的作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挖掘英语文化内涵的途径等三方面探讨了英语语言的学习与文化意识培养的关系及途径。  相似文献   
7.
8.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区别不仅在于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同 ,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内涵的价值选择的不同。本文分析了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内涵及其法律意义 ,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提出我国的证据标准应该理性地适用法律真实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伍子胥的事迹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左传>到<伍子胥变文>,是从史书到文学作品的改变,伍子胥则由历史人物变成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本文以<左传>为本,兼及其他文献,探讨<伍子胥变文>的历史真实性.文章认为<伍子胥变文>的内容许多与历史事实相违或为史实所无,至多算是七虚三实.作者突破了忠君观念和家族血缘观念的藩篱,以正义和道德作为评价人物的唯一标准,美善击败丑恶、弱小战胜强暴是作家构思文学情节的尺度,作者的价值取向非常明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把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创新的形式,通过以创新求内涵,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促进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