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炽章,字季鸾,后以字行,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东邹平。父张楚林,少年时期蒙总兵刘原基、知府蔡北槐赏识,弃武从文,考中进士,以知县分发山东。为报答知遇之恩,张楚林在家中设立刘、蔡二人牌位,令子孙后代不绝祭祀。这种知恩图报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张季鸾。他后来曾自述其基本人生观为:“报恩主义: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爆发后。东北政局动荡这时候的张作森已是关外练兵大臣,赏戴花翎,朝廷如此皇恩浩荡,指望着张作霖能知恩图报。  相似文献   
3.
阿呆 《女性天地》2009,(3):12-13
13年前,3岁女孩不幸落入冰冷湖水,危急时刻,是一位老师挺身而出,救出了女孩;13年来,女孩和母亲为了找到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恩人,不断奔波寻找。2008年,全家人终于如愿与恩人见面,洒泪拥抱……  相似文献   
4.
绮丽 《百姓生活》2010,(2):28-30
19年前,河南农民李敬斋因患“骨癌”。到处求诊无果。听说广州有位叫袁浩的教授治这种病很有经验,他和妻子千里迢迢辗转到广州求治。袁教授不仅亲自给李敬斋做手术。治好了他的病,还帮他垫付了不少医药费,让李敬斋夫妇感动万分。2009年,袁教授和夫人不幸中风,59岁的李敬斋立即辞了工,和妻子一起到广州照顾两位恩人……  相似文献   
5.
从知恩图报到自悔自责──试析赵孟頫的心态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元代,赵孟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精神贵族”。他的宋王孙身分以及超越常人的才华风度,博得了元统治者的始终优容,使其产生知恩图报、赤心输诚的感恩心态。另一方面,同样是宋王孙身分和过人的文采风流,却使得他身遭猜忌,始终小心翼翼而不得大用,更难摆脱故国之思和失节自责的折磨。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孟頫心态之复杂性亦同样超过了常人。  相似文献   
6.
阿光刚刚跳槽至一家饮料公司担任市场部副经理,公司的老板是台湾人。入职之日起,阿光就努力工作,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老板的认可。老板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平时也喜欢与员工们打成一片,他对阿光的努力与成绩很是认可,多次在公司公开表达对阿光的赞赏,这让阿光很有知恩图报之心。  相似文献   
7.
金丽昭 《百姓生活》2011,(10):35-36
妹妹出车祸不幸瘫痪,她自告奋勇接力习武 何道君,在中国武林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1963年出生,著名职业武术家、武术六段、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嫡传、青城山功夫现任掌门人,青城功夫研究会会长。1992年,何道君创办了国内首家传统园林别墅武馆——青城道君精武馆,其首创的独门武功“汽车过头”,曾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8.
感恩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生命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的冷漠表现、缺乏感恩之心入手,进而提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增加感恩教育,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科 《秘书之友》2011,(4):26-27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偶尔遇到一些坎坷十分正常。要想顺利迈过这些令人不畅的“梯坎”,少不了有关社会组织或朋友的帮助。那么,当别人对你付出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以后,你自然应对无私帮助你的人略表谢意。表达谢意的方式很多,或物资酬谢,或口头致辞,或通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媒表扬……而在众多的表达方式中,写感谢信是常用的也是较为得体的方式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封既规范又得体的感谢信呢?不妨先来看一篇例文。  相似文献   
10.
学会感恩     
金本浒 《老友》2011,(11):12-14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要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一次在推销商品时,感到又累又饿。这时,一位漂亮的小姑娘送给他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小男孩喝完牛奶,问:“该付多少钱?”小姑娘回答:“一分钱不用付。妈妈教导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