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根据体育场馆低碳和碳素循环原理,构建低碳生态体育场馆的碳平衡模型,应努力探索体育场馆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石化能源的高效运用、体育场馆的低碳绿化等生态体育场馆的低碳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案例摘要】本案例是由西格里集团委任蓝色光标机构为其公关代理机构。协同西格里集团中国公关部共同规划和实施的。西格里集团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没有任何报道,几乎没有任何认知。针对这种情况,西格里集团中国区公关部制定了针对行业类媒体与大众财经类媒体两套不同的策略。经过长达一年的沟通使得媒体对西格里有了充分的  相似文献   
3.
邹国秀 《职业》2011,(14):174-175
碳素材料由于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耐腐蚀及自润滑性、弹性模量低、导电良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国防科技、军工产品、航空航天、有色冶金等领域。碳素材料广泛的应用及前景向保证产品质量的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无损检测技术成为碳素材料能否有效和扩大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T8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激光熔覆镍基自熔合金粉后基体各区域的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后基体各区域的组织形态与基材前期的热处理制度无关。基体热影响区的组织均为淬火马氏体,基体保持原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在基体与熔覆层之间不存在因成分扩散而形成的过渡区,熔覆层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面。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微观企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实施低碳循环发展策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背景,文章借鉴资源价值流会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循环经济“物质流—碳素流—价值流”三维分析框架并将其运用于重庆钢铁。根据重庆钢铁碳素流与价值流分析结果识别出炼铁、焦化两个高排放、低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损害环节;对比循环发展前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现:循环发展策略实施后碳排放减少了1 078 497.31吨,经济效益增加了9 837.07万元。“物质流—碳素流—价值流”三维分析框架的应用为重庆钢铁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指明了方向,也验证了上述理论与分析框架对实现资源节约、经济增值、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梁占生 《老友》2009,(12):41-41
对于热爱钓鱼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拥有得心应手的钓竿,它就像战士的枪一样重要。一根上好的碳素钓竿,动辄几百元,有的甚至几千元,所以对钓竿的保护必不可少,在钓场使用时和每次回来后,都  相似文献   
7.
石墨     
石墨是碳元素的结晶矿物之一,具有润滑性、化学稳定性、耐高温、导电、特殊的导热性和可塑性、涂敷性等优良性能,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石墨在冶金工业中主要用作耐火材料;在铸造业中用作铸模和防锈涂料;在电气工业中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电极碳棒、电池,制成的石墨乳可用作电视机显像管涂料,制成的碳素制品可用于发电机、电动机、通讯器材等诸多方面;在机械工业中用作飞机、轮船、火车等高速运转机械的润滑剂;在化学工业中用于制造各种抗腐蚀器皿和设备;  相似文献   
8.
<正>大难来时,就让我做你最后一张牌。不过你记住了,不管是好牌还是坏牌,用心打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几天,家里的空气异常沉闷压抑,令人窒息。男人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已经三天了,不吃、不喝,甚至连书房里厚重的丝绒窗帘都不曾拉开。  相似文献   
9.
加快高排放企业的低碳转型,促进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建立,是我国当前全面推进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国内外并没有一套科学的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指导企业的碳减排活动实践.基于此背景,从碳素价值流分析的视角,构建由碳投入、碳流转和碳产出指标所构成的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定量和定性指标的权重,并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JX造纸企业,结果发现该企业2012~2018年的碳绩效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整体碳绩效仍处于较低水平.由此表明,基于碳素价值流视角构建的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识别碳排放关键因素、衡量和评价企业碳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