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滨处淮河岸边的寿州城时常遭遇水患。“水决城”“雨水坏城”“大水薄城”“水灌城”是寿州城市水患的主要表现形式。频繁的水患使寿州城墙等物态承载体时遭损毁,人畜受到威胁,民众心理亦遭受巨大冲击,寿州城社会经济发展因之陷入困境。为应对城市水患,寿州官员秉持“以民为本”的理念,在灾前通过预修城墙和加强巡察进行预防,临灾时积极组织抢险御水、保护民众,并于灾后施行一系列蠲赈重建措施,有效减轻了洪水对寿州城的负面影响。寿州城的防洪经历,是淮河流域城市洪灾应对的一个历史缩影,对于今天沿淮城市抵御水患,有效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抢险救灾、灾后有序重建等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代盛行祈寿之风,始于武王,迄于战国.周人不但在祭祀仪式中举行祈寿祝嘏,还将祈寿的祝嘏辞浇铸于祭祀或日常生活用的青铜器上;不但为自己祈寿,还在多种场合为君王、家人或朋友祝寿.周人祈寿的对象主要是祖先神,祖先神由天帝授权管理子孙寿命.祈寿嘏辞中,“万年”出现最为频繁,“眉寿”次之,“万年无疆”再次之.祈寿嘏辞可分为三类,在产生年代上有一定的规律性.长期的祈寿活动为战国时不死观念和神仙观念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浅谈土族民俗中的生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民间祈求生育的风俗所包容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土族人民的良好愿望和民俗心理 ,文章对此研究和探讨 ,有益于革新除旧 ,建立新的生育观念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5.
真德秀认为君心关乎天下,为正君心他提出了"祈天永命"说."祈天永命"以"德性"为价值核心,指出有"德性"的君主才能施行"德政",巩固统治的根基.真德秀的"祈天永命"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君王至上体制的一种精神限制,寄托着真德秀的政治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士大夫阶层对时政的不满与变更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桃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祈育功能是它的最初功能,这是原始社会母体崇拜的必然结果;后来因为男根崇拜的出现、母体崇拜的衰落以及鬼魂观念的发生,桃的祈育功能被严重削弱,而它的驱鬼辟邪功能则得到广泛接纳与传承,最终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刘兴章 《兰州学刊》2007,46(12):28-32
马克思的自然理论,从人和自然关系的角度,不仅就人类社会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形态在这一维度上的表现,而且特别就未来社会里人和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予以展望.这一展望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最为深刻的命意,即对人类的终极命运和生存境况的深深眷恋.置身现代性困境的当下,记忆和继承马克思的自然理论的遗产,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岳竹刻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刻是南岳文化中民情、民俗的主要载体,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审美本质是大众化的。它之所以呈现出一种既自由又自律、既浪漫又实在的状态,是由于南岳文化背景的滋润。南岳竹雕粗犷的雕饰、生动的神韵、广泛的表现内容和所包涵的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瞩目。其文化特色是南岳竹刻区别其他竹刻的显著标志。文章对南岳竹刻艺术风格进行归纳和解析。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福建、广东等地盛行一种颇为特别的保险形式——人寿小保险。此种小保险由中国民间传统寿会演变而来,又吸纳了近代寿险制度的某些理念,在当时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迎合了广大民众迫切的保障需求,因而兴盛一时。但由于其“非依据科学方法”,业内无序的竞争,加上规模的局限,最终盛极而衰,昙花一现。人寿小保险是中国民间社会在西方近代保险思想和制度传入中国后因应时势、碰撞调适的产物。它的兴衰起落折射了西潮冲击下中国经济和社会由传统向现代递嬗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重淫祀、崇巫尚鬼,凡节日必祭祀祈禳。自十八世纪以来,土家族的祭祀祈禳活动经历了重大的变迁,在不同的时代,其内容和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而与祭祀祈禳紧密联系的民族节日也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革,不断赋予其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具有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新的功能。因此,对部分民族传统节日我们应该加以引导,使之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