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颂体的渊源     
以古文献为依据,探讨了颂体的起源。颂体源于原始宗教祭神祭祖乐舞辞和夏商巫术文化氛围下的祝颂词及金文祷词,并对后世颂体文学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请神听歌     
"哈"是京语译音——"唱歌"、"请神听歌"之意,"哈节"也就是"歌节"。哈节也称"唱哈节",是京族人的传统歌节。  相似文献   
3.
萨满教是满族主要的宗教信仰 ,清代满族举行祭祀神杆活动 ,是萨满教信仰的突出标志。关于神杆所祭之神众说纷纭 ,近年又有“祭天”和“祭乌鹊”两说。其实 ,通过堂子祭神的演变与满族起源传说及结合对与满族关系密切的赫哲族习俗的考察 ,可以认定祭祀神杆即是祭祖。  相似文献   
4.
《布洛陀经诗》不仅是壮族麼教的一部经典代表,更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经诗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既来之于壮族人民的实践又渗透并指导着壮族人民的方方面面,它集中体现在解决以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冤仇上。笔者试图通过对壮族家庭伦理特质和伦理原则的挖掘,突出"家和万事兴"是壮族人民家庭和社会观念中最重要的主题及其现实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16、17世纪的英国之所以能在社会基本稳定的背景下成功实现社会转型,社区认同的巩固是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伦敦的经历来看,仪典在推进堂区认同、实现社会稳定方面起过大的作用。在人口规 模快速膨胀、教堂仪典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伦敦堂区仪典仍能维持较高的参与水平。究其原因,除了宗教虔诚 的基本因素之外,还有新富阶层对社会权力的追求、贫民阶层对慈善救济的需求等新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彝族撒尼人密枝祭神仪式的"标准"表述为基础,通过田野调查中密枝祭神仪式的"意外"表述的田野案例,分析在外来媒介物的介入下,民间仪式的表述变迁,探讨外来媒介物与民间文化表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送神祭神活动是一个本地村民自发组织的大型活动,寄托着人们的愿望、幸福和慰藉。并且作为一种非遗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和参与。  相似文献   
8.
傩祭神会因面具、魁头的使用而特色鲜明,苏南及南京地区是其重要的传承地,花台会、辚辚车、东平王会、大王会、祠山会、东岳会等,不一而足。傩祭神会具有文化乡土化、信仰民俗化、手段艺术化、遗产特色化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悲剧诞生于祭神仪典 ,它的生成及独特魅力同戏剧起源一脉相承。在仪式与神话的交互作用下酝酿出古希腊戏剧中特有的命运感、神秘性、牺牲的祭典这几种突出的悲剧性体验 ,这些体验带有强烈的原始思维和原始激情的显著特征 ,也正是这种独特之处促使古希腊悲剧孕育出光辉灿烂的艺术成果 ,在戏剧史上占有举世无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此次民俗仪式具有集体的向心力,由爱家、爱乡升华到爱国家、爱民族。这种民俗活动能消除社会上很多的不良的现象和恶习,这个风俗历经百年依然经久不衰,个中奥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