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510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北平营业性舞场逐渐兴起,舞者队伍扩大,交际舞业"迅速极盛"。该行业在丰富城市娱乐生活的同时,却诱发了奢靡、享乐、纵欲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导致北平市政府一再禁舞。30年代初,北平舞业"盛极而衰"。北平的官方、民众、媒体在此间的诸般心态及举措反映了交际舞在该市散播历经波折,呈现出这一时期北平新旧观念并存、博弈的社会风貌,也说明北平的传统保守气质使其社会风尚的嬗变显现出相对迟缓的态势。从根本上说,该市的社会生态系统制约着其社会风尚变迁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2.
保护合同信赖利益历来为法律所重视,在大陆法系国家,它是通过对缔约过失者适用缔约过失责任来实现的,而英美法系则是建立在"允诺禁反言"规则之上的,两大法系就此问题的着眼点及在信赖利益本身所属制度的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从比较法的角度对这两种制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温室效应"已经给地球文明带来了一系列严峻问题.中国西藏自治区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的草原和大片湿地,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形成了具有减少二氧化碳的强大生态功能.因此,增加绿色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是减缓温室效应最终的物质方式.西藏森林草原面积广阔,具有削减二氧化碳的强大功能.因此,更新观念,建立西藏碳汇功能区,不仅可以保护与改善本地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而且能为人类遏止全球变暖、减少自然灾难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洪山戏是流传于皖东来安、天长,以及江苏扬州、六合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脱胎于明末清初的傩,因而具有鲜明的仪式性、祭祀性特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其加以改造,使其一跃成为“抗战戏剧”,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抗日宣传和群众性文艺普及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对淮南大众剧团的洪山戏演出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剧团在演剧活动中呈现出演职体系规范化、舞美式样成熟化、宣传手段多样化以及管理制度系统化等特点,洪山戏也逐步从“香火戏”发展成为“红色戏剧”。淮南大众剧团在演出模式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改革工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小说善于套用传统戏曲的命名、用语来营造小说气氛和氛围,或隐喻或颠覆或象征,借用传统资源.表达现代主题。小说题目、主题、人物塑造上都具有戏剧化倾向。戏剧元素的借用强化了叙事效果,人生如戏的认知,更突出了张爱玲作品的悲凉色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感悟之道"对南宋画家苏汉臣《秋庭婴戏图》"秋"之意境、"庭"之环境、"婴"之心境、"戏"之背景、"题跋"之艺境进行解读,力求在这幅作品的诗情画意与哲思中,阐释对待艺术作品当树立"心"与"画"合一的品味态度。  相似文献   
7.
"关戏童"是潮州的巫术仪式,它通过戏神田元帅降神附体于戏童进行歌舞及戏剧表演,具有一定的娱人功能。萧遥天《潮州戏剧音乐志》认为"关戏童"是潮剧的鼻祖,吴真《潮剧童伶制探源》主张"关戏童"是潮剧童伶制的源头;事实上,就"关戏童"的戏神田元帅和所表演"戏"的来源看,从关戏童班到潮音戏的演进之路难通。但"关戏童"作为一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演剧,考察其与潮剧的关系,不失为反思巫术仪式向戏剧演化路径论证的绝佳例案。  相似文献   
8.
王伟 《南方论刊》2014,(9):54-57
在东亚现代性想象的阐释框架中,系统比较《陈三五娘》之梨园戏华东会演得奖本与邵江海歌仔戏改编本的叙述脉络与命运走向,旨在以之为切入点解析文本潜藏的社会心理密码与文化地层,寻绎国家力量与资本逻辑对艺术活动与民间社会的渗透轨迹,揭橥权力意志对文化记忆之书写"场域"的控制冲动。作为"世俗镜照"的地方传统戏曲,既是建构公共记忆的重要媒介,本身亦构成历史记忆之所在,其以原初激情抵抗时间遗忘,于艺术版图边缘解构占据中心的正史叙事,参与公共论述空间的现代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9.
影院是公共娱乐场所,观影秩序是市场营收的重要条件。但在内战时期,上海政局不稳,秩序不安,影院经营频遭滋扰,"看白戏"是其重要因素。与通常情况不同的是,这一时期军人警士成为"看白戏"的"主角"。政府与影院为维护秩序与市场,协定免费观影招待办法。然而军人不愿受场次限制,常倒卖免费招待券,却结伙于营业时间至影院"看白戏",以此与影院频生冲突,甚至发生暴力滋扰事件,影响社会公共秩序。影院业同业公会竭力与政府交涉以策安定,然而警察执法不力、军人纪律松弛,本应维护社会秩序的军人、警士反成社会乱源,也寓示着国民政府统治末期政治权威式微,社会及市场秩序都濒于失序边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