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储层的热伤害问题,研究了稠油油藏热采过程注入的高温、高pH 热流体对储层 渗透率的影响,研究中利用正反向流动实验方法,研究了高温冷凝液注入疏松砂岩后引起的微粒运移作用及储层渗透 率的变化特征;并利用储层矿物的水热反应实验,分析了疏松砂岩油藏注蒸汽开发过程中的微粒运移机理。实验结果 表明,注蒸汽过程中,稠油油藏储层渗透率随温度及pH 值的升高而降低。高速流动的蒸汽及冷凝液造成储层内固相 微粒的运移及滞留,使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同时,高温、高pH 的蒸汽冷凝液既促使黏土矿物发生膨胀又造成储 层矿物发生溶解与转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稠油油藏疏松砂岩储层的储层热伤害。  相似文献   
2.
唐震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364-364
以辽河油区洼70块为基础,建立水平井地质模型。在数值模拟方法基础上,针对薄油藏稠油水平井优化设计中水平段长度、水平井井距、水平井注汽强度、原油粘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水平井设计参数对提高水平井吞吐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郑408 块为典型的强水敏稠油油藏,由于储层能量不足和水敏性强,采用天然能量开发、注防膨水开发和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较差。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CO2 在郑408 原油中的溶解作用,认识了CO2 吞吐回采阶段渗流特征,基于数值模拟方法优化得到了郑408 块CO2 吞吐开发方案。研究表明,CO2 溶于稠油后,可使稠油的体积大幅度膨胀,原油黏度将大大降低;CO2 吞吐回采阶段,由于稠油黏度较高,CO2 在原油中析出后以小气泡形式分散在原油中,形成“泡沫油”渗流状态,“泡沫油”可以提高稠油的流动能力,增加原油的弹性能量,降低地层压力下降速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郑408 块CO2 吞吐周期注入量优化值为100 t,注气速度优化值为50 t/d。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南特稠油开采难题研制出耐高温复合降黏剂WP,其既可随高温蒸汽注入井下实现蒸汽吞吐、蒸汽驱采油,也可随热水注入井下达到热水驱采油,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其所形成的特稠油乳状液在高温和常温下均能保持低黏度和均匀稳定性,为实现特稠油乳化降黏低温开采和常温输送提供了依据。实验结果表明:WP加入量为0.128 mg(以每克特稠油计)时,30℃时可使2#河南特稠油的黏度由252.0 Pa.s降至其乳状液时的9.6 mPa.s,降黏率达99.99%;考察了WP的耐高温性能以及影响WP表面性能和降黏性能的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其表面性能和降黏性能的关系,对WP的降黏机理及其所形成特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机理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区蕴藏着丰富的稠油资源,但大多具有活跃的边底水。在注蒸汽吞吐长期降压开采过程中,油藏压力下降导致边底水推进,水淹井区含水急剧上升,水侵范围不断扩大,水侵区控制储量占总动用储量的70%左右。为了提高边底水稠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提出将单井乙型水驱特征曲线用于稠油油藏,并结合水侵现状将整个油藏划分为不同的井区:强水侵区、弱水侵区、无水侵区和外层水侵。运用稠油渗流的知识,分析了不同井区的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不同井区暴露的开发矛盾不同,根据不同矛盾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辽河稠油进行低温氧化模拟实验, 考察了不同体系氧化反应前后气相组成、 稠油组成及性质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 稠油与空气发生的低温氧化反应属于吸氧反应, 催化氧化反应使气体中氧气含量下降到 2.71%, 消耗了空气中 87% 的氧, 氧化使稠油酸值及黏度增大; 加水催化氧化使稠油中胶质含量降低13.95%, 沥青质含量上升 4.81%, 胶质、 沥青质总含量降低, 重组分降解了 17.94%; 环烷酸盐催化剂体系对稠油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促进了稠油氧化和裂解; 水在稠油空气低温催化氧化过程中起到了促进重组分裂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数字化油田技术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数字化油田技术在稠油开采项目中的应用意义,并详细阐述物联网、通信技术、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智能预警4项关键技术,旨在论证数字化油田技术应用可行性,推动传统地面工艺技术创新变革,打造现代化稠油生产模式,保证油田稳产。  相似文献   
8.
针对SZ361稠油进行了室内空气氧化探索实验,检测和分析了氧化稠油酸值以及尾气中含氧量变化,证实了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机理,并从理论和技术上论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稠油催化氧化有一定效果,氧化5d后,尾气中O2含量(体积分数)从空气中的21%消耗低至仅2.5%;在稠油50g,催化剂用量1.4%,空气压力0.7MPa,反应温度90℃,氧化48h,加水60%,300r/min搅拌的实验条件下,对海上稠油进行催化氧化降粘实验,粘度由2004mPa?s降至100mPa?s,降粘率可达95.0%。  相似文献   
9.
克拉玛依油田九9 区齐古组油藏由于埋藏浅,地层胶结疏松,汽窜出砂严重,影响了油井的生产效果。针对该油藏逐步进入蒸汽吞吐的中后期,采出程度高,油井高含水,产能低,边底水侵入,开采难度加大,产量递减加快,开发效益下降等现状,为了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效果,选择该油藏有代表性的井组,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下步开发方案设计与指标预测。数值模拟结果符合油田开发实际。研究表明:克拉玛依油田九9 区齐古组油藏吞吐生产后转连续蒸汽驱对改善生产效果,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操作成本实物量的识别技术、成本实际支出分析与修正方法、相关因素法评价技术和统计规律分析法,探讨采油二厂稠油开采油汽比的变动规律。以开采周期的总成本支出等于总收益为原则推导出稠油开采经济油汽比的计算方法。通过对采油二厂稠油开采经济油汽比核算方法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稠油开采的经济油汽比与原油价格、原油商品率、固定成本支出、单位油汽成本以及单位操作成本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