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翠玲 《现代交际》2014,(11):123+122-123
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3.
儿歌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良好形式 ,是儿童诗教的无可替代的一部份。《芳土儿歌》收儿歌新作近千首 ,在童真艺术表现上 ,具有体物精微、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情节引人、意象新颖、灵化自然、境界优美的特色 ,具有开慧明智、寓教于乐、陶冶性灵的作用 ,是诗人献给儿童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4.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最杰出的作品,这部小说是当时美国青年孤独痛苦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对守望者的内涵做了深层次挖掘,揭露了当时成人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幼小孩子们遭到堕落力量侵蚀的悲惨状况,更加凸显了霍尔顿渴望成为一名守望者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小说中,作者路易斯·卡罗尔一直对于奇境中的权威人士加以讽刺批判,而褒扬小说的主角小女孩爱丽丝。本文将会分析所批判的权威在文中的具体表现。然后联系作者生活的年代和环境,找出讽刺对象的具体所指。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将联系尼采的精神之三变理论以及道家“复归于婴儿”的思想,阐明作品的主题,即童真是自由和希望之源,最终必将战胜权威。  相似文献   
6.
小雨,渐淅沥沥,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姑娘,用流不尽的泪水诉说着什么。公共汽车满载着乘客,飞驰在宽阔的柏油路上。我向窗外望去,丝丝细雨如雾如纱,一片朦胧。窗外的高楼大厦,汽车行人,都罩上了一层透明的水帘。偶有几片树叶随风飘落,又被埋进冷凝的泥土。  相似文献   
7.
针对《蝇王》这部现代寓言式小说,探究威廉·戈尔丁"性本恶"思想的渊源与局限性,指出西方的原罪思想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从"野兽"蝇王的胜利与"善的代表"西蒙的遇害所反射出的近代民主制度入手,分析童真的美好与人性的堕落之间的反差意义,试图深度挖掘原作所反映的人性本恶,以及在性本恶主题笼罩下如何品味故事结尾所赋予的人性向善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有一句话说得好,最先适应课改的是学生。新课程,新课堂,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充分地向各个方向发展,进行绚丽多彩地创造。这种主动、自愿的学习让老师、家长感叹不已:自主学习,快乐无比!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丰富斑斓的多重世界.小说中不仅有天真童趣的童话王国,还有生动可亲的世俗生活,更有深刻玄妙的人生哲理.童真、俗世和哲理,构成《西游记》小说的三重境界.文章从童真、俗世、哲理这三个方面入手,深入解读了《西游记》的多重境界和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美学随着艺术的变化而经历了一个巨大转型过程,例如,从感兴趣于“创造”概念发展到热中于研究“创生”概念,从对“秩序”及其审美特性的研究到转向对“偶然”、“即席”、“自发”等概念的研究,从全力研究“成熟”艺术到研究“童真”艺术,从研究“客观反应”的艺术到研究“内在反应”的艺术,如此等等。本文对这一转型作了一番素描式勾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