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吹笛的老汉     
《老友》2014,(4)
正~~  相似文献   
2.
沉默的竹笛     
十六岁的一个忧伤的春天的夜晚,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地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横空出世,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竹笛是我国具有很长历史的民族乐器,它的声音悦耳,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竹笛独具特色的演奏效果源于竹笛的音准,竹笛的音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竹笛演奏的表现力,因此竹笛的音准问题是竹笛演奏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结合自身经验发现,竹笛演奏中出现音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解决竹笛演奏中出现的音准问题,本文将以竹笛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查阅资料和自身经验的研究方法,力求找出引起竹笛演奏中出现音准问题的原因,并为解决竹笛演奏中的音准问题提出快速,有效的办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关于竹笛演奏中的音准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我国竹笛演奏者在实际演奏中发生的竹笛音准问题提供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叶,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国竹笛成长为一件独奏乐器。随之,许多艺术流派纷纷涌现,笛艺呈现繁荣之势。本文梳理了笛艺流派产生的大致脉络,对南派、北派、浙派、新派四大流派做了介绍,并简要提及了中原笛派、余派、西安笛派、山东笛派等较晚形成的笛艺派别,以期让大家对中国竹笛的艺术流派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利用现有的竹笛练习谱例材料和演奏法及专业音乐录音棚里录下来的竹笛演奏采样文件(主要是音频效果图)来进行对比和分析,来说明和解释几种技巧练习的区别,以及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几种练习的效果对音乐作品带来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老来学音乐     
文益新 《老友》2021,(2):54-54
我1951年12月出生于洞庭湖畔,14岁前随祖父母生活在湖南老家益阳市。我对音乐的印象是从戏曲开始的。在我四五岁时,喜欢湖南地方戏的祖母就常带我去益阳市的大世界等戏院看花鼓戏,久而久之,我也能跟着哼唱一些唱段。后来,除了花鼓戏之外,湘剧也常在益阳演出,其中的竹笛音乐更吸引着我。小学时,我买了一支竹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能用竹笛吹奏出那个年代流行的许多歌曲。  相似文献   
7.
竹笛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由于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被人们所喜爱,但是真正了解它、深层次熟悉它的人却寥寥无几。本文旨在通过对竹笛的历史起源,以及竹笛的发展变迁和它的内部构造、种类、音色特征和美学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使人们能够了解它、熟悉它、学习它,以及更深入地体会到竹笛在演奏中所蕴含的内在美。  相似文献   
8.
竹笛是我国非常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竹笛艺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深入,许多高校陆续开设竹笛演奏专业。基于目前的情况,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竹笛的实用性,为我国的竹笛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在内在精神和美学形态上注重对意境的营造,追求音乐的韵味深邃和表现手法、音响效果上灵空淡雅,余韵绵长.俞逊发的竹笛作品创作灵感大多源于古典文学作品,以竹笛的特殊技术和对竹笛的掌控能力而成高格.他的作品不仅能体现音乐美的存在,更能深层次地表现出人类心灵最深处最不可揣测的情志与律动.  相似文献   
10.
竹笛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物质载体,其改良是我国民族乐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竹笛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改良不但体现了该时期文化科技、音乐审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建国以来,受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竹笛改良的学术争议热点颇多,文章撷取了其中争议最大、业界讨论最多的三个方案,对其产生的原因、历史影响、得与失作学理层面上的反思,为中国竹笛未来的改良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