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晋惠公     
晋惠公并非一个庸碌无为的君主。晋惠公在位期间,晋国社会继续得到稳固 和发展。晋惠公许赂又背赂、作爰田、作州兵与和戎等一系列作为不仅为晋国的富强做出了 积极的贡献,并且为晋文公及其以后晋国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我们 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重新给予晋惠公一个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西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阶段,民族关系问题成为西晋政治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这一时代,邓艾、傅玄、郭钦和江统都提出了“徙戎”理论,即试图通过胡汉分治化解民族矛盾,确保王朝的长治久安.但这种“徙戎”理论在当时并没有被统治者所采纳,其原因固有多端,但综合来看实由民族融合大势使然.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羌族,包括从羌族中分化出来的姜姓氏族起源于西北,族源上与三苗无关;而三苗迁往西北的一支后世称为犬戎、允姓之戎、猃狁、阴戎,即后世的氐族,其文化遗存是寺洼文化.陇县发现的齐家文化中晚期的川口河类型遗存,是姜姓四岳氏族的文化遗存,从而把宝鸡市与炎帝的关系追溯到尧舜禹时期.正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四岳氏族的后裔姜氏之戎商代早期才能兴起于宝鸡市区.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软弱的清政府无力反抗,只能顺从。李鸿章作为晚睛的重臣从1863年开始他的外交生涯,他的一套独有的外交思想,虽然不能挽救近代中国于水火,却使近代中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清政府为维护自己的腐朽统治,他们会牺牲一些利益这是必然的,李鸿章能在维护清政府利益的情况下,在和外国代表谈判时,最少地减轻近代中国的利益损害,他可谓是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羌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语源学方法,通过汉文词汇古音义与藏文词汇的音义之比较,寻找古代华语言的同源词汇,对古汉文中羌、戎的词源和音义进行释说。  相似文献   
6.
北戎、山戎是先秦时期重要的部族,在民族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然学界认为山戎即是北戎.此说并不可信,先秦时期的北戎与山戎并非同族,也非同名.二者是出现时间不同,活动地域不同,势力不同,名号涵义不同,灭亡时间及原因不同,有着不同历史的部族.学界将山戎与北戎混而为一的原因在于《史记》记载有误.  相似文献   
7.
反贪立廉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全面考察历史的基础上,对中国奴隶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廉与贪、清与浊、俭与奢这两种对立思想道德行为产生、演变、冲突的社会根源、存在形态、表现特征、消长规律,及其带来的社会效果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作了评述,对今天反腐倡廉、激浊扬清、戒奢崇俭,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清正廉明的民主政治,将提供有益和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5,(6):100-107
从历史研究中,司马光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上战乱、分裂多于和平、统一。因此他一生致力于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即主张和戎。自秦、汉以后,和戎思想即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治国思想的主流。司马光提出了华夷如一、华夷两安的思想,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对于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衰竭現象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動機在二語/外語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外部原因,如教師的批抨和過低的考試分數,會造成動機的衰竭(demotivation)。經歷動機衰竭的學習者表現出被動、抵制、放棄、厭煩、焦慮等行為和負面情緒。不少學生以濃厚的興趣開始以討厭或絕望告終。這種動機衰竭現象在外語學習中屢見不鮮。本文研究動機強烈學生和動機衰竭學生的不同之處以期更好地理解動機衰竭的原因,以半開放式深度訪談為主要研究方式。根據定性研究程式的要求,封各種资料進行了歸納,發现兩組學生在六個方面存在明顯不同: 1)歸宿感;2)考試分數的影響;3)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的轉化;4)封四圾考試的態度和焦慮;5)學習觀念與認知策略;6)自我調節。  相似文献   
10.
嫁轩归隐思想形成原因有三:一为南宋“和戎”国策所不容,二为世情所不容,三为老、庄思想所影响。其发展轨迹是:初居带湖,身隐心未隐,表面的山水之乐无法掩盖内心苦闷;移居瓢泉,似有所悟,所持达观,略见其真;再返瓢泉,始生绝望,弃却功名,乃入静境。从不认同归隐到想往归隐,有其渐进轨迹。但不论何种境界,其报国雄心始终未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