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通过对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肠道的显微观察发现在后肠肠壁上有很多甲烷菌。共生甲烷菌形态多为短杆状和长杆状,其中短杆状居多。同时,用非培养法,对黑胸散白蚁肠道共生甲烷菌的16SrR NA基因进行扩增并克隆,对代表不同RFLP谱型的五个克隆测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克隆均属于甲烷杆菌目。  相似文献   
2.
测定分析了叶甲科(Chrysomelidae)昆虫3亚科14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片段。在获得的462bp序列中,204个核苷酸位点为多态性位点(约占44.1%),序列间碱基差异平均值为17.4%。A+T含量为64.6%,碱基转换呈现明显的TC偏向性,颠换的发生主要以TA为主,转换/颠换(R值)为0.9。采用NJ、MP、ML等建树方法重建叶甲科3亚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跳甲亚科和叶甲亚科的亲缘关系更近,萤叶甲亚科与前两者的关系较远。(2)萤叶甲亚科中瓢萤叶甲属的位置比较特殊,它总是先和叶甲亚科聚在一起,然后再与跳甲亚科相聚。(3)克萤叶甲属和守瓜属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是在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木食性白蚁,它的肠道内共生着大量的原生动物和原核生物。对其肠道内共生微生物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木食性白蚁消化木质纤维素等植物源食物的机制。运用分子克隆技术对该白蚁肠道中鞭毛虫(Pyrsonympha grandis)相关共生细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构建了与黑胸散白蚁肠道内共生鞭毛虫P.grandis相关的共生细菌的16SrDNA文库,通过对挑选克隆的RFLP分析选择了4个克隆进行测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4个克隆分别属于拟杆菌,"白蚁菌群1(Termite group 1)",γ-紫细菌,和β-紫细菌。  相似文献   
4.
从MtDNA研究角度看新疆地区古代居民遗传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盆地以及罗布诺尔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古代居民的MtDNA进行了研究,使用4对套叠引物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调控区(313bp)进行扩增和测序,从31例古代个体中得到了30个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至少在汉代以前,欧洲和东亚谱系在新疆境内存在反向渗入,相比之下,亚洲序列向西的渗入比较零碎,不如欧洲谱系成分的东进活跃。在此之后,随着东亚群体向西迁徙的增加,欧洲谱系的影响出现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宝宝腹泻9问     
雅琴 《女性天地》2014,(5):53-53
“宝宝腹泻,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宝宝发病率很高,这是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局部抗感染能力弱,夏季更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6.
基于形态学特征探讨榕属(Ficus)部分植物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桑科榕属的11种植物为研究对象,以桑科波罗蜜属的波罗蜜作为外类群,通过观测每种植物的茎、叶、表皮毛、气生根、气孔器、花等24种形态学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编码.用PAUP*4.0b10软件包对所得形态性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种拓扑结构一致的系统树,即邻接树(NJ)、UPGMA树和最大简约树(MP),并对这些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