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光 《学术研究》2007,1(6):88-95
清末一系列商事法规是在绅商阶层的形成、重商风气的兴起以及全国上下认识到制定商事法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背景下颁行的。近代商事法规奠定了中国商事法制建设的基础,提高了商人的法律地位,促进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但由于执法和司法环境的局限,使得清末商人的营商环境仍然十分艰难,商事法规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
从1905年粤汉路权收回后湘、鄂两省筹款自筑境内粤汉、川汉铁路的情况和当时两省经济发展的实力及对张之洞主持签订的湖广铁路借款草约等情况来看,当时湘、鄂两省绅商并没有独立筹款自筑粤汉、川汉铁路的经济能力;张之洞主持签订的湖广铁路借款草约也没有丧失铁路主权.因此,张之洞主持湖广铁路借款并非压抑商办铁路之举,也没有出卖铁路主权.  相似文献   
3.
晚清绅商群体的社会构成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的绅商群体,并不能像不少论者所认定的那样,笼统看成是中国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考察了该群体的历史形成,并通过对清末绅商群体社会构成的类型分析,揭示了传统绅商、正在演变中的绅商与新兴都市资产阶级化的绅商之间区别及不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4.
绅商与清末的办警方式及其经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末举办警政,尤其是在地方警政的举办和推广过程中,由于绅商们的积极参与,警政的开办呈现出官办、官督绅办、绅办、官督商办以及官绅商合办等多种方式。这些办警方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经费来源的不同所致。绅商参与办警一方面是晚清警察制度的一大特色,另一方面又是晚清警政的一大弊病。  相似文献   
5.
6.
<正>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鲁迅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在商业贸易危机的冲击下,催生了以“商战”思潮为核心的重商主义的复兴。“商战”思潮本身经历了一个由重商到重工,最后到实业救国的发展过程。“商战”思潮的兴起也引起了制度层面的变革,晚清商部的设立、《商律》等商事法律的制定颁行即是这一思潮在制度层面的成果。同时,重商思潮也引发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大变动,催生了近代商人社会地位的极大提高。通过这些影响,晚清“商战”思潮的兴起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1906年夏季江北水灾爆发,清朝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措施积极安抚受灾群众,地方士绅、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外友人纷纷伸出援手,共同应对灾情,有助于构筑全新的国家—社会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活跃着一些新兴的社会群体,任何一个公众人物都难免要与这些群体打交道。端方,作为清末长江流域省份位高权重的督抚大员、朝廷出洋考察宪政大臣,在清末多维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与新兴绅商、留学生和一般在华外籍人士均维持一种融洽互助的关系,与旧式绅士和外人侵略行径则表现为冰火难容。他的这种社会关系的样式犹如一个完整的坐标系,清楚地标示出端方在进步与落后、开放与排外、改革与保守之间的基本点位。端方属于趋新求变的改革之士。  相似文献   
10.
王逍 《唐都学刊》2001,17(1):105-108
浙籍绅商在20世纪初年的浙江铁路风潮中既充当了反对英殖民者攘夺中国路权的主角,与清政府形成尖锐的对立和冲突,表现出较强的革命性;同时又对清廷心存幻想,惧怕民众暴动,千方百计将风潮限定在"文明发展"的轨道,从而呈现出极为明显的软弱性.这种软弱性除了源于阶级本质外,更为重要的是与近代浙江相对发达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