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南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历史上中国文化对越南有较深的影响.在中越两国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不断,建立了十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中越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文章基于历史研究方法,将中越经贸关系归纳为古代的朝贡贸易→近代的市场贸易→现代的全面经贸合作→未来区域经济融合的发展历程,并对发展中越经贸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乃堆拉山口的重开,让人们看到了中印两个亚洲大国搁置争议、以经贸关系促进彼此重新走向合作友好的前景。2006年7月6日,中国和印度同时开放中印乃堆拉山口两侧的边贸市场。乃堆拉山口的重开,将西藏由中国开放的大后方一跃变成了中国与印度、中国与南亚发展经济关系的最前沿。这不仅是“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将揭开中印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丹 《理论界》2014,(11):156-156
正自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十多来年间,中美经贸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由特殊性、偶发性的摩擦阶段进入到了一般性、频发性的摩擦阶段,逐渐成为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近日,拜读完崔日明、李兵的著作《新时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理论和问题研究》一书,理解和感悟很多,归纳起来,笔者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书中去繁趋简,通过归纳总结,清晰地描述了一个中美贸易摩擦频发加剧的路线图谱,从而为  相似文献   
4.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明显改善并取得了迅速发展,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崛起极大地触动了美国的神经,并引起了种种猜测和分析.本文在对近年来中国东盟以及美国东盟经贸关系初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崛起"对美国的潜在影响以及美国方面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埃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埃经贸往来源远流长。在现代史上,埃及虽是非洲最早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但双边的经贸关系却一直随各自政策的变化而起伏不定。从50年代到70年代,双方的贸易额时升时降,起伏较大,且除极少数年份外,中方一直处于逆差状态。80年代后,双方的经贸关系进入全新阶段,双方的贸易额不断攀升,且中方一直保持顺差,双边合作的领域逐渐拓宽,合作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出现了经济援助、金融合作、劳务承包和合资开发等齐头并进的局面。尽管如此,因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较强,经贸往来仍有巨大潜力可挖,有待双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技术分析中国—东盟贸易额与我国沿海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及远洋运输船舶运输净载重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港口和海运在中国—东盟双边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更加高效的港口条件和海上运输条件,加强中国同东盟的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同东盟的经贸关系;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也为我国沿海港口建设、航运业发展扩大了空间,起到了协同带动作用,为中国与东盟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夯实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亚形势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颜色革命"后吉尔吉斯斯坦至今政局不稳,而乌兹别克斯坦的危机潜在,费尔干纳地区形势还不容乐观.二、"颜色革命"2005年在中亚受阻,美国正在调整其中亚战略,正在推动的"大中亚计划"旨在架空或掏空上海合作组织.三、中亚的"三股势力"已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中亚的极端势力走向可能是:将继续由乌兹别克斯坦向外扩散;宗教名义下的政治运动寻求新的突破口;组织变异加速,更加极端,打击难度增加.四、中亚油气资源的开发、争夺与合作.五、中国与中亚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在稳定发展.同时,中亚国家的投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障碍.  相似文献   
8.
中美经贸关系的新格局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出现了三大特征,即经贸纷争常态化,美国对华经贸政策安全化,相互依存深化和对称化.中美经贸关系的上述特点对双边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贸关系将继续支撑双边关系的发展,同时也是中美关系一个主要的纷争之源,中国在双边关系中的博弈能力得到提升,美国在非经贸问题上对华使用经济杠杆的可能性和有效性都会下降;但是由于中国对美国的总体依赖仍然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美国仍会不时地利用经济杠杆来影响中国的经贸政策,以促进美国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2009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学习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求真务实,正确认识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的互补与竞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于推动双方的合作,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2009年7月1日起,两岸将进入一个“双向投资时代”,这是在开放大陆游客人台观光、两岸“大三通”实现之后,马英九当局为两岸经贸关系打通的第三大禁忌。对于开创台湾经济新局深具意义。与“陆资共舞”正引发岛内舆论热议,也成为朝野争论的议题。本文就台湾当局开放陆资的政策作初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