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24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118篇
丛书文集   257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672篇
社会学   362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问: 我与大宇离婚时,鉴于我一无所有,大宇的母亲又非常喜欢孙子小帅,双方协调约定:儿子归大宇,并由大宇抚养,我净身出户,无需抚养儿子.为确保协议效力,双方均签了字.2013年冬,大宇的母亲因风湿病加重住院后,不仅没人照看小帅,而且抚养费也成了问题.大宇要求我每月给付儿子一定数额的抚养费,我提出最高人民法院有规定,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育费.这样大宇就不能反悔了,对吗?  相似文献   
2.
摆脱闲聊9法     
  相似文献   
3.
子凡 《社区》2005,(8):12-13
在北京,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当中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无论工作多忙,每个月至少抽出一个周末,集体参加义工活动。他们把自己的组织命名为“爱心社”。爱心社成立一年多来,组织了多次活动:如到北京市顺义区接纳服刑人员子女的“儿童村”,送去学费、学习用品,和孩子们交流、做游戏,到敬老院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到室外活动,陪他们聊聊天。然而在进入2005年之后,爱心社组织的几次面向社区的义工活动,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挫折。  相似文献   
4.
忏悔     
陈强 《老年人》2004,(12):25-25
接到父亲生病的电话,我心急如焚地登上了飞机,恨不得马上飞到父亲的土炕边。我的老家在渤海湾边的一个小渔村。母亲去世早,父亲既当爹又当妈,把我们姐弟仨人拉扯大,又把我们一一送进了大学。我读大三的那年暑假,小姑妈从城里来看我的父亲,感叹地对我说:“你爸这一辈子,先是南征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观念背景下,夫妻双方因感情破裂而不得不面对离婚的现实,这是极为平常的社会现象。近年来,随着离婚案件的居高不下,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6.
张勇 《老年世界》2008,(23):30-30
老年人再婚,一般出于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上的需要。然而,由于老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等与初婚者不同,他们的心理较复杂,因而产生再婚心理动机也千差万别。有的为了摆脱生活的不便,有的出于经济拮据与生活的压力等,也有的想通过再婚得到遗产,改善住房条件,解决户口进城或为了子女就业等。婚姻的幸福,需要有爱隋做保证,只有从爱的需要出发而产生的再婚动机,才能通过再婚得到幸福。  相似文献   
7.
农户家庭的教育投资,是指农村子女在经济尚未独立期间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中,由家庭支出的费用.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即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教育不再是福利事业,而是由于农民"望子成龙"的愿望,对子女未来的投资.教育投资已成为农户家庭首选的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文成 《山西老年》2008,(10):68-68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老伴和唯一的儿子已经去世,女儿经济条件很差,自己都捉襟见肘,无条件从经济上供养我,只能在生活上照料。我有个孙子是机关公务员,经济状况较好,有能力从经济上供养我,但他以我没有抚养过他,  相似文献   
9.
刘畅 《领导文萃》2008,(10):65-70
与中南海仅一墙之隔的西华门,住着许多中共领导人。推开一扇绿色的大铁门,在警卫员的带领下,沿着高高的围墙没走多远,就到了胡家。  相似文献   
10.
城市农民工子女能否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服务是建设和谐城市的关键。为此,建议通过建立平等的户籍制度保障,强化政府的义务教育资金保证责任,建立城市教育弱势补偿的政策机制,并应先行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