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吾尔族的绿色观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幅员辽阔的新疆,总面积为165万平方公里。然而,干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3%,绿洲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 89%。在这样一种生态环境下,祈盼绿色、向往绿洲,成为维吾尔人生活中的殷切希望。绿洲即生命、即希望,围绕这一主题,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民俗活动。纵观维吾尔族的文化史,绿色文化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新疆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疆生态环境现状 新疆深居欧亚大陆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山盆相间的地貌格局又使其形成了以绿洲生态为中心、以水资源为主要约束条件并相互作用和演替的大系统。干旱的气候条件是新疆水资源总量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从长远看,它们是影响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起作用的最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上的绿洲社会有其重要性。河西走廊绿洲社会由于地理特征与历史语境的特殊性,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绿洲碎片化而又连缀,绿洲内部农耕社会与游牧社会嵌合,以及对于丝绸之路不可或缺。如果从"国家视角"与"世界贸易体系"的角度看河西走廊绿洲社会,就会发现它在丝绸之路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提要]文章提出中亚史与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性区域秩序形成有关,在单线社会形态论和文明等级论影响下,中亚成为静态历史地理空间;而中国的中亚史研究则有“外族盛衰连环性与外患内政之联系”的传统,中亚是动态历史地理空间;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河西走廊“绿洲桥”则体现了包括历史中国与周边共享的动态区域性世界,而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性区域秩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的亚洲区域性世界消失。“绿洲桥”作为区域关系研究的视角改变了历史研究向来以“中心”为对象的局面,超越了中心对中心、中心对边缘的研究视角,从而突破了东西二元的话语结构,为建构中国自身的丝绸之路与世界史的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路径,也可作为理解“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的另一层深意。  相似文献   
5.
任何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推行都需要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评价与指导,干旱区绿洲作为特殊的地理区域,同样需要选用一套合适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该文对中国农业大学和农业部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等典型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干旱区绿洲的特殊性,设计出符合绿洲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何一民 《民族学刊》2017,8(4):1-14,94-96
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其独特的绿洲生态系统对新疆城市的影响显著.绿洲绿洲城市成为新疆城市区别于中国其他区域城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农牧业时代新疆绿洲城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绿洲城市与绿洲具有一致性特点--不平衡性、分散性和封闭性;二是新疆绿洲城市数量少、规模小,长期发展缓慢.进入工业时代,新疆绿洲城市的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初步形成绿洲城市区域体系;二是绿洲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三是经济城市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性多功能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四是绿洲城市出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新疆绿洲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李并成 《西域研究》2012,(2):46-53,143
作者经实地考察及有关史料考证,发现新疆渭干河下游有一片面积约800平方公里的遭受沙漠化的古绿洲,古绿洲上遗存众多的古城址、遗址。文中对于这片古绿洲唐代的土地开发状况及其沙漠化发生的时间、原因和机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族是我国出行丝绸之路的主要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创造了灿烂的出行文化。经济全球化与市场贸易虽然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挑战。于是关于维吾尔族的出行文化也部分发生了变迁。本论文就对维吾尔族传统出行文化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额济纳访古     
祥子 《社区》2013,(11):33-33
额济纳是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一片绿洲,素有“西部明珠”之称。这片绿洲是弱水用了几千年时间孕育出来的,其终端蓄积了一个巨大的居延泽。汉代时,这片绿洲属于强悍的匈奴民族,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后,这块水草丰美的肥沃草原便划人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今天的额济纳,是少有的一处自然人文胜地,沙漠、戈壁、草原、湖泊、古胡杨林,柔媚而又苍凉。召唤着远方的游客。  相似文献   
10.
宜兴有这么一位海归博士,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不知疲倦地徜徉在科技创新的乐园中,他说只有在这个乐园中才能活得足够自在,感受到人生的无穷乐趣。他就是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吴智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