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箭 《北方论丛》2006,(1):85-89
1500-1501年卡伯拉尔率葡萄牙舰队远航印度,堪称地理大发现第一阶段仅次于三大航行的第四大航行。这次远航经过了欧美非亚四大洲,往返行程5.5万公里。卡伯拉尔远航开创了发现、殖民南美大陆和巴西的进程,重新发现了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从此葡萄牙人在印度辟建商站立足插手,创建商业殖民帝国;同时开始在印度洋上打击摩尔人—穆斯林,由此开辟了反击反包围摩尔人—穆斯林的新战线,实现了当初的一个战略意图,问鼎印度洋霸权。  相似文献   
2.
关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三次重大决策,即美国是怎样决定卷入战争的,怎样作出越过三八线的决定的,以及怎样决定进行和平谈判来停止战争的,迄无专门的研究.美国决策者自始至终是从美苏全球对抗的角度来看待朝鲜战争的.战争一爆发,杜鲁门政府就决定要在这里画线,遏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如拒绝拯救南朝鲜,势必引发世界大战.仁川登陆以后,美国认定这是一场局部战争,苏联不会参战;又把中国的警告当耳旁风,改变了美国参战的目的,作出了越过三八线的致命决定.中国的参战给战争带来了根本的变化.美国决策者很快意识到,美国先前确立的"统一半岛"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无法达到的,朝鲜不是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地方,美国遂决定进行和平谈判.  相似文献   
3.
会盟争霸是东周时期突出的社会现象,其兴盛与衰落是先秦共主政体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东周时期的会盟争霸活动随着共主政体的发展演变而呈现出"兴起——鼎盛——持续——衰落"的阶段性特征。东周时期的会盟争霸可分为五个时期。各个时期的会盟争霸活动既相沿承袭,又有变化发展,显现出不同的特点,与共主政治的发展、衰落演变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4.
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国际背景之下,外部因素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共两党的决策.国民党过分迷信和依靠美国,以致在解放战争后期,当美国政府放弃国民政府后,国民党陷入了外交绝望之中.同时,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判断失误直接影响了国民政府的对苏政策,实行彻底的反共反苏政策,对苏断交导致了在东北的失利.  相似文献   
5.
"吴越争霸"故事研究的基础是文献整理,目前以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李步嘉《越绝书校释》两书成果最著。研究论著多围绕西施、伍子胥、范蠡等人展开了关于人物评价、形象及其演变、哲学思想等多方面的讨论,对故事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但也存在陈陈相因的现象。今后的研究需要更广阔的视野,除了叙事学、文学人类学、接受美学等研究方法外,特别要注意方法论的自觉。  相似文献   
6.
春秋争霸过程中,会盟以其特殊的功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功能至少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可以建立比较稳定的军事联盟关系,有效的开展争霸战争;可以确立公认的霸主地位,把军事胜利转化为政治成果;可以实现暂时的"弭兵",在和平状态下共同瓜分小国利益。会盟所以具有这些特殊功能,是与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分不开的,也是春秋争霸的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在欧洲的一次正面交锋,这次危机的核心问题是德国和柏林问题。为使危机得到缓解,艾森豪威尔政府领导西方阵营与苏联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联邦德国作为危机的利益攸关方,对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谈判政策表现出了充分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反映了在冷战背景下,作为超级大国的盟友的不安全感。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研究主要分为五大议题:苏联对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美国精英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危机管理;阿拉伯国家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内幕;以色列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过程;石油武器与第四次中东战争.从研究资料来看,大多数学者依据当事人回忆录、期刊报纸和政府公报;从方法论来看,学者们多采用史学方法.此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研究成果几乎被西方学者垄断,使学术偏见难以避免;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尝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美国、俄罗斯、以色列、阿拉伯国家等相关外交档案与政策文件逐步解密,重新审视该议题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造成了国际战略格局的重新演变与分化。德意日空前团结, 侵略野心急剧膨胀,不断扩大称霸世界的战争;英美举起抗击侵略大旗,构筑成英美同盟;苏联严守“中 立”,置于战事之外。反法西斯阵营各自为战的局面,便利了法西斯集团的侵略。  相似文献   
10.
李俊 《南都学坛》2004,24(2):66-69
北魏分裂后 ,东魏、西魏政权展开其长期的争霸格局。他们立足于所在地的历史 ,为新政权寻求统治的文化基础。这种倾向对关中、邺都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影响。西魏、北周方面 ,以庾信为代表 ,大量运用周秦汉时期的历史典故 ,特别是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和盛世文明 ,来歌颂关中的新气象。东魏、北齐方面 ,继承了北魏时期洛阳文化的传统 ,上溯魏晋时期的京洛文明 ,并且和邺下士民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在大力模仿南方写作的同时 ,企图获得本土文学心理的复苏。周隋统一以后 ,原来的北齐诗人 ,一方面怀恋故国文化 ,另一方面 ,也渐渐认同于自古帝王州的周汉故地的关中文化传统。这种心理 ,对其诗歌风气的转变 ,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