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靖 《南都学坛》2014,(3):122-123
<正>神话动物是汉画像石中常见和表现最多的对象之一,主要有龙、朱雀(凤凰)、玄武、麒麟、獬豸、穷奇、阳乌、开明兽、飞廉、九尾狐等,由于他们的表现内容不同,组合形式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具有了社会属性,基本功能有三点:一是教化,二是辟邪,三是祈福。一、龙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神话动物形象中最多的就是龙,按功能划分可见有呈祥示瑞的、辟邪的、兴雨的、升仙飞腾的……塑造了龙的卓绝不凡的诸多神异特性。从南阳  相似文献   
2.
在汉墓中经常可以看到双肩生有羽翼、呈飞翔状的人物形象,即所谓的"羽人或仙人"。它们大量地出现在汉墓画像中,不仅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理念。系统地认识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汉代神仙思想的形成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3.
汉代羽化图像的发展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孝鸿 《南都学坛》2004,24(2):11-15
汉代墓葬中的壁画、画像石 (砖 )所描绘的内容无不是羽化思想的体现 ,而羽化图像的形成与发展自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作为外在因素的外来文明一直是汉代艺术发展演变的重要外部环境 ,而本土的鸟图腾崇拜以及神仙信仰等内因却是羽化图像迅速发展的必备土壤 ,他们在相互影响下一同孕育出扑朔迷离的汉代“羽化”艺术。  相似文献   
4.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在项梁渡江时投军,经历了攻杀第二任楚王景驹的战役,追随项梁参加过东阿战役,并在定陶战役项梁败死之际,于星夜亡命奔逃。他逃回楚怀王身边,从此成为了上将军宋义的部下。项羽杀死宋义,韩信又成了项羽的部下,并在钜鹿战役中奔前跑后,累得牛喘。随后他追随项羽人关——但项羽压根不认识他。  相似文献   
5.
羽人与飞天分属于两个宗教系统,伴随着佛教下移进入墓葬,跣足、裸身、头戴宝冠的西域飞天被去裸露化、秀骨清相的“中国化”飞天替代,儒家礼仪制约下的飞天中国化最终在南朝墓葬中完成,并对此后的佛教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由图像系统发生路径看,印度飞天与汉墓羽人共同成为南朝时期中国化飞天图像系统发生树的“根”,而羽人图像显然对于中国化飞天影响更加深远。从图像形制看,南朝时期中国化飞天形象已经与印度佛教飞天艺术母体大相径庭,儒家审美偏好与礼仪规则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图像系统的发生关系看,南朝时期“中国化”飞天在形制上以汉墓羽人常见范式为粉本;在符号功能上,南朝“中国化”飞天除了继承汉墓羽人界定墓室时空超凡特性,指向“不死之境”以外,佛教信仰的介入与净土信仰的流行,又使他们兼具往生净土的宗教功能。此时“羽人”作为墓葬仪式话语系统的重要一环,显然无法适应东晋南朝时期佛教进入墓葬系统的新变化。由汉代的“羽人”过渡到魏晋南北朝时的“中国化飞天”,实则是墓葬信仰发展的内在要求之必然。  相似文献   
6.
月牙泉静静依偎在鸣沙山的怀抱,梵天丽影中星云流转,塑匠置身其中,见水波翻涌如莲花一般盛开,决心塑造一身彩塑……集敦煌大美的舞剧《莲花》描绘了"塑匠"在求索自我生命原点的旅行中,背负着彩塑走过万水长路的修习过程,赞颂了人类对于真爱真善之本源的执著追求及美好夙愿。舞剧把"壁画彩塑"和"莲花"这两种具体形象相互幻化,来折射人性之中最本真的善意和美好。各种古韵之舞通过故事线依次呈现,有借鉴北魏与西魏时期壁画伎乐菩萨手姿手位的蓝莲花舞,借鉴初  相似文献   
7.
敦煌297窟中的带翼彩塑一直被认为是源自我国古代的神仙信仰中的形象,因此大多数学者将其定名为"羽人"。但与我国两汉以来的帛画、墓砖、铜镜中的传统羽人形象相比差别较大,反而更为接近佛教中的造像风格。另外从其所传达的宗教含义看,也不应是"臂化为羽,乘龙升天"的道教羽人,而应是佛教中守护佛法的护法神——迦楼罗。  相似文献   
8.
羽人”是汉代艺术中一种特殊的人物造型 ,在汉墓装饰中频频出现。文章通过对考古出土羽人造型艺术品进行的类型分析和艺术形象分析 ,并结合文献资料来揭示“羽人”造型艺术品的内在含意。汉代艺术品中“羽人”形象正是汉代人们认为能通过“羽化升仙”实现其成为“神仙”梦想最有效途径的明证 ,羽人形象本身所体现的升仙思想 ,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