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68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1001篇
劳动科学   143篇
民族学   213篇
人才学   223篇
人口学   175篇
丛书文集   1943篇
理论方法论   769篇
综合类   6879篇
社会学   3179篇
统计学   11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1254篇
  2013年   1184篇
  2012年   1449篇
  2011年   1411篇
  2010年   1282篇
  2009年   1201篇
  2008年   1403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西省南城县新丰街镇新街旁的一栋三层楼房里,住着一位令人羡慕的长寿老人。她叫吴宝,1920年出生,育有1儿5女,如今五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在吴宝的百岁寿宴上,亲朋好友济济一堂为她祝寿,开了30席,热闹非凡。现在,吴宝除了听力衰退有点耳背外,仍思维敏捷、视力良好、谈吐清晰,走起路来腰板笔直,许多往事都记得清清楚楚,生活基本能自理。身体检查,她各个"零件"均很正常,非常健康。近日,笔者来到新丰街镇,采访了这位老人,以探寻她的养生奥秘。  相似文献   
2.
60岁的林大爷最近有些“老糊涂”,说句话之前,总得想个一两分钟;别人问他什么事,反应也总是慢半拍,得想一会儿才能回答。老伴笑他,是不是老年痴呆了。可林大爷去医院检查,并没有发现大脑方面的器质性病变。几番询问,我们发现,林大爷一直有便秘的老毛病,因为自己觉得问题不大,并没有经过系统治疗。最近几个月,便秘尤其严重。他的反应变慢,很可能是便秘闹的。  相似文献   
3.
金庸武侠小说研究成为时下的热门课题,在其十五部作品中,从陈家洛、郭靖到萧峰,再到令狐冲、杨过,最后通过韦小宝,展示了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形象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侠之正”到“侠之变”再到最后的“侠之反”。  相似文献   
4.
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以中央媒体对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国家教师"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国家教师"媒介形象进行分析。外在形象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外表、场景以及任教的学校类别、区域、学科专业等方面,内在形象包括职业精神、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发现,大众媒体对"国家教师"形象的刻画和宣传符合社会公众认知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起到了传递教师精神、端正教师形象、唤起社会尊重教师的功效,但也存在城乡教师形象传播刻板化以及教师普通人形象展现不充分等问题,可在后续的传播中对"国家教师"形象的价值倾向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物质赡养,精神需求被提到了比较高的位置.在介绍日本、美国、我国香港地区、我国台湾地区老年人精神关怀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致府为主导,依托非盈利组织,发展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构建我国老年人精神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6.
7.
朋友建了个QQ群,名叫"飞越疯人院".我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说:你想想,是不是疯子离自由更近?我一想,还真是,一个人疯了,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能活得更自我. 我遇到过一位老人.夏天,在公园的甬道,他光脚踩在鹅卵石上,对着一地牡丹高歌:"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常有一些观众,饶有兴味地看他,他视而不见,唱得忘乎所以.我一度怀疑他精神不正常.  相似文献   
8.
9.
高慧 《北京纪事》2015,(2):82-83
很多人第一次吃荞麦做的食品都是“舶来品”--要么是日式荞麦面,要么是韩式凉面。甚至很多人认为荞麦食品是属于日本的“专利”。其实,在中国食用荞麦已有600?700年的历史,古代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荞面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人们对荞面的赞美。荞麦在中国,尤其是在北方,可以制作成各种食品。荞麦面适口性好,做法有很多种,如炸酱面、热汤面、炒面、刀削面、剔尖、拨鱼儿,还可以包馅、蒸馒头、烙饼等。荞麦面看起来色泽不佳,但用它做成扒糕或面条,佐以麻酱或羊肉汤,别具一番风味。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荞麦的营养价值,各种荞麦食品也逐渐走进越来越多的人家。荞麦也摆脱了由面食主导的形象,荞麦米也开始被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9,(9):77-8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口流动、迁移的浪潮越发活跃,跨省市迁移的老年人口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迁老人长期生活在农村,习惯农村的生活方式、村落文化,从熟人社会进入到完全陌生的生活场域,城乡间生活、文化巨大的差异,使之产生了诸多不适应问题,例如语言沟通的障碍、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交往的困境等。以甘肃省Y村的8位随迁老人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入访谈,利用类属分析方法,划分出生理适应、心理适应、文化适应和角色适应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基于相关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分析阻碍老人融入城市生活的根源,依据萨姆纳"内群体、外群体"理论,探讨影响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原因,希望能够引起随迁老人子女和社会民众的关注,给予随迁老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增进随迁老人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晚年生活的快乐度和幸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