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405篇
劳动科学   78篇
民族学   271篇
人才学   154篇
人口学   451篇
丛书文集   902篇
理论方法论   537篇
综合类   3123篇
社会学   1562篇
统计学   12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老伴老米走了,一个人的老年生活让老顾感到很孤单。一个月前,楼下的老朱也去世了。老朱六个儿女,有公务员、警察、教师、小老板。老朱猝不及防死了,因没立遗嘱,结果儿女为了争老朱仅有的一套住房,从吵闹最终演变为打架,三个子女住进医院,等着打官司。那种混乱与尴尬让老顾都感到脸红羞耻,为此,他去了律师事务所,立了遗嘱,并做了公证。办完公证,接待  相似文献   
2.
《晚晴》2020,(4):97-97
近日,黔西南州老干部工作会议暨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州委书记刘文新,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顾先林出席并讲话。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上半叶,整个世界都处于板荡不安之中,移民问题成为各国学界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但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民国学者的已有成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囿于相关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一时期国际移民的研究较为稀少,而有关国内移民问题的专题研究也不多见,其引用的材料主要来自过去的地方志、档案、统计资料等,对当时期刊杂志的研究成果征引较少。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最大的综合性刊物《东方杂志》前后45年所刊文章,既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移民问题的现象与事实,也便于总结民国学者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特点,对于新时代的移民治理和移民研究,也有所裨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在位时,他关心支持老年教育工作;退休后,他走上三尺讲台为老年朋友释疑解惑。这位被老年学员尊称"朱老师"的人,就是衡山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朱海清。教书育人,原本是朱海清的老行当。1965年,他从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当过教师,后调入县委机关工作。朱海清虽然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但他喜爱格律诗词和楹联,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界基本认同渤海国是一个以靺鞨人为主体民族的政权,而靺鞨人融入渤海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营州之乱追随大祚荣东奔的靺鞨人;第二阶段是渤海建国集团来到高句丽故地,整合的当地南部靺鞨人;第三阶段是渤海建国后,历代统治者对北部靺鞨的数次征服,纳入进渤海国的北部靺鞨人。这三个阶段融入渤海的靺鞨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归宿,由此决定了初期参与建国的南部靺鞨人与高句丽遗民等民族形成了族群意义上的渤海人,而后纳入其境的北部靺鞨人因风俗文化的极大反差,及心理认同的巨大差异,最终未完全融入渤海族人之列,成为渤海国北境的被统治民族,只能被称为渤海国人。  相似文献   
6.
明末隆武政权垮台后,在福建沿海地区诞生了一批特殊的移民群体,主要由来自漳州府、泉州府等地的福建士绅组成,在地缘与时局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向厦门、金门等海岛移民。由于政治参与活动不一,他们在群体构成上较为复杂,且受战事影响,颠沛流离、贫苦困顿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样态。但由于地缘相近,这些福建士绅在移民前的亲友关系得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忠义"为核心的新的交游网络,进而形成颇具特色的移民文化。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本文根据元好问的创作实际和其他有关资料,对他的思想发展脉络作了一次初步的梳理。认为他虽少有抱负,胸怀济世之志,但在四十五岁之前,他的思想总是偏于旷放和归隐。这是因为:第一、屡试不第;第二、入仕后又未被重用;第三、身处衰世,缺乏应有的政治热情;第四、自然山水对他的陶冶。元好问从被召入京任职后,思想开始发生变化。金朝的灭亡是他思想的转折点。他后期的济世之情一方面表现为对故国的深深哀悼和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新朝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