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文选诗研究>是一部选学专著,此书对<文选>诗歌作了比较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辨析诗体,考镜源流,剖析各类诗的主题、题材、结构、风格,以及中古诗人在此类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灵状态、抒情方式,由此探求出各类诗的总体特点及发展演变轨迹,进而从选体的研究扩大与延伸到整个汉魏六朝诗歌的研究.反过来说,从中古诗歌如此有机整体性的全面归纳和总结中,亦可加深对<文选>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郎火”、“提陀”语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火"、"提陀"是古文献中两个引人注目的音译名称,分别表示"头人"和"百姓"的意思。据史载,这两个音译名称均属岭南僚人称谓,而岭南僚人包括今壮侗语民族,因此,它们当译自壮侗语。但是,壮侗语有10多种语言,它们究竟源自其中哪一种具体的语言和具体的词,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经过反复、深入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它们分别出自仫佬语的lak8k o3和ti6to2两个词。  相似文献   
3.
4.
“與”字为“譽”字的初文,本义是赞誉,造字意图源于对战争中胜利场面的描述,是对抬起、举起勇士的欢呼场面的刻画。“與”字和“与”字是繁简关系,“与”是“與”简省而来的,“ ■”、“■”是“与”的较早写法,“与”字的写法来源于“牙”字字形隶变过程中的异体写法。  相似文献   
5.
洛阳平乐正骨已经被收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知识”(5项)中。因此,在文化视角下对“平乐正骨”进行溯源考察,以使其成为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整合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并作为一种文化资本融入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帝师考源     
元朝帝师制度并非如流行的说法源自西夏,而是儒家"王者必有师"治国思想和相关职官制度的继承.据汉文典籍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思想和职官制度,就已经出现.至迟在西汉时期,"帝师"作为帝王之师的专门用语就已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广为应用,并明确记载于历史典籍.之后,直到元朝建立之前,吏书屡见不鲜.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一个生动实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词义来源、文献书证两方面进行考究,说明重庆方言中“私”、“行”、“决”、“争”、“展”、“将息”、“将就”、“好生”、“家公”、“豁子”等数个口语词是古语的存留,从中可以看出方言与古语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东北抗联歌曲是以传播抗日思想,讴歌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敌寇,歌颂抗日英雄为主要内容的,在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群众性歌曲形式。由于当时没有进步音乐家在东北从事音乐创作,除了极少数作品曲调是抗联将士自己创作,绝大多数为借用现成曲调,包括借用外国歌曲曲调,借用古曲、文人歌曲曲调以及用民众熟知的民歌旋律。  相似文献   
9.
10.
“与”字为“誉”字的初文,本义是赞誉,造字意图源于对战争中胜利场面的描述,是对抬起、举起勇士的欢呼场面的刻画.“与”字和“与”字是繁简关系,“与”是“与”简省而来的,“”、“”是“与”的较早写法,“与”字的写法来源于“牙”字字形隶变过程中的异体写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