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熊召政 《社区》2014,(14):52-53
在中国古代,尽管当官始终是最荣耀的事情,但人们认为最好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最好的职业,却不包括官员。尽管我个人认为,终生当一个读书人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但古人并不这样认为,古人将贤人分为渔、樵、耕、读四种,第四种才是读书人。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需要最基本的社会动员,而办学和普及教育是农村社会动员最重要的途径。依据20世纪60年代西南农村妇女办学的口述资料,考察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办学状况,展现农村集体时代民办女教师的来源、社会功能、生活保障和教育教学实践样态。“教育翻身”的新社会新国家情怀是青年妇女献身艰苦教育岗位的内在动力;“两条腿走路”的公共教育办学方针、地方干部深入基层和大胆实践的精神,促成了女青年上山办学和志愿从教;她们在农村集体组织中,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办起了灵活有效的“耕读学校”;“民办教师”的社会主义集体认同,激发了她们前所未有的办学活力,村庄和学校都是女教师们的社会舞台;她们是我国农村集体化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探索者。面对当前乡村建制化学校和教师队伍疏离乡村等问题,公共教育必须依托农村新生的集体力量,通过激发乡村教育和妇女社会活力,促进劳动合作、集体生活、学校与社区融合,新时期乡村振兴才能得以生根,社会主义公共教育活力才能得以复苏。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早期电影在富与贫、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的价值论态度上,无一例外地将道德优先性锁定在贫贱者和下层社会身上,表现出极其典型的“贫贱—君子—谋道”的“下层”价值观,体现出儒家将精神、道德力量转化为社会政治力量的核心理想。耕读相兼道学平等的传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早期电影的观念与实践,使得“向下层去”的电影价值观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时代真理性。当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结盟于危机时代,电影创作迅即在内容与形式、美学风格上开启出以“群众力”为核心表达的“力的美”时代。  相似文献   
5.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风传承与家教实践,历来受到后人关注。他继承发扬了祖辈以耕读为本的家风,对儿女倾心爱护、灵活施教,对弟妹反复训诲、大力提携,对妻妾恪守礼道、严格要求,形成了尚耕读、务勤俭、重孝友、戒骄奢的家风特色。由于曾国藩的谆谆教诲和殷勤培育,100多年来曾氏家族人才辈出,早已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历史现象。探寻曾氏家风家教的思想与实践源流,对今天我们深入总结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中绍兴地区公众共同的经济活动特点,可以总结为勤俭、精细、柔韧和务实四个特点,本质是“耕读取利”,这是秦汉以后越地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秦汉以来的人口迁徙和绍兴地理环境的变化,分别构成了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人力基础和物质基础,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东晋以来绍兴文化教育业的发展,是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文化依据。而以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形态及其发展,则是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绍兴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人地矛盾,则构成了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仪式象征符号是耕读文化教育构建的重要资源,教育仪式作为仪式象征的集合,在耕读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桂林市泗林村奖学匾牌发放仪式为考察对象,认为耕读文化在强化身份认同的过程中能传承农耕文化、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在增强身份认同的过程中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凝聚乡村文化自信,在强调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能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促进乡村社会和谐。通过个案分析教育仪式构建耕读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总结了教育仪式构建耕读文化认同象征运用的活动启示:以强化耕读文化深挖乡村优秀文化资源,突出耕读经典教育主题;丰富仪式活动展演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立足时代乡村文明实践,拓展仪式教育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8.
9.
10.
勤工俭学作为学校的一种教育活动自古就有,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