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写真属于人物画的范畴 ,要求达到“形神兼备”。通过对写真艺术历史的考察 ,认为 :传统写真在我国绘画中是发展很早的一种艺术体裁 ,传神是写真艺术的优良传统 ,背拟是写真艺术的重要法则 ,线描和笔墨法是写真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传统写真艺术成就是由民间画工和优秀的文人画家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2.
论晋惠公     
晋惠公并非一个庸碌无为的君主。晋惠公在位期间,晋国社会继续得到稳固 和发展。晋惠公许赂又背赂、作爰田、作州兵与和戎等一系列作为不仅为晋国的富强做出了 积极的贡献,并且为晋文公及其以后晋国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我们 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重新给予晋惠公一个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公路桥头跳车成因分析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头跳车一直是道路桥梁工程界广为关注而又一直尚未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本文针对桥头跳车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介绍了其危害性及可行的几种防治措施,为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可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蒯通是战国纵横家的一员,秦朝统治时期处于蛰居状态。他参加秦末农民起义,说降燕、赵数十城,功绩不凡。他先追随项氏,继而归附韩信,曾力劝韩信据齐自立,以与刘、项成鼎足之势。后投曹参,终老于齐。由于他追求的是谋主的成功,关注的是自己作为附丽者的利益,因而希望造成一个诸侯对垒互峙之局,竭力阻挠刘邦的统一战争。他目光短浅,不讲政治,摈弃道德,失败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 45名优秀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力量训练手段进行分析研究 ,找出影响专项成绩的关键因素 ,为检查评定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水平提供准确、易行的检查性项目。通过R型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得到各项检查性指标与运动成绩的数学模型 ,制定出评定运动员力量训练水平的评定标准和评定方法 ,从而给教练员提供了评价力量训练水平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6.
王冰注释腧穴成就及特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问》中腧穴内容多称部位而无具体穴名 ,即使有也是少数。王冰在注释《素问》的过程中 ,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注释的重点进行了详细注释 ,不但注释腧穴多 ,而且将部位、类别与腧穴对应注释 ,保留了部分不见载于唐以前其它文献的腧穴。其注释特点主要表现在引用唐以前腧穴文献进行注释、对腧穴重复注释及穴同而注有不同三方面。王冰对腧穴内容的注释 ,给后人提供了了解唐以前腧穴发展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7.
贫困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经济问题,许多扶贫措施也主要是采用经济手段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对一个背陇瑶村落50多年的社会变迁进行考察,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村民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作者更倾向于认为贫困是一种文化秩序的结果.扶贫工作在改善贫困人口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把扶贫者的思想观念灌输给贫困者,由此而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富人或者强权者的财富观强化了贫困人口的贫困感,双方以一种合谋的方式制造了一套关于贫困的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徐沟背铁棍,是山西晋中地区民间道教信仰"水神龙王"的历史积淀。此项酬神傩戏是集民间文学、美术、舞蹈、音乐、故事、杂技、工艺、戏剧等艺术精华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它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宗教、社会政治和民族心理情感的影响,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研究徐沟背铁棍的原生性真实起源,加深对道教神明祭祀傩戏的内涵理解,分析其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对记忆、保护、发展和创新徐沟背铁棍非遗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21,(1):125-135
侵权责任的追偿权,存在于连带责任、替代责任、典型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先付责任、补充责任以及附条件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等不同形式的多数人侵权责任之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特别是在侵权责任的立法中,对于如何确定追偿权,认识不一致,理解不相同,立法规定也有异,缺少统一的见解和对策。事实上,侵权责任追偿权的法理基础,通俗地表述就是"背锅"理论,即在多数人侵权责任中,责任人为行为人造成的损害"背锅";既然是责任人为行为人造成的损害"背锅",就应当有统一的"甩锅"的规则,这就是追偿权的原理。整理《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追偿权的规定,可以看到多数规定是正确的,但也有部分规定有待于一步深入研究,旨在提出更好的解决追偿权的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10.
论《秧歌》     
张爱玲的《秧歌》1953年写于香港。半个多世纪以来,评论界褒贬不一,针锋相对,成了张爱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只有从《秧歌》出版的社会背景与作家当时的"竞技"状态来考察:首先,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重返香港,投入美国驻港新闻处,《秧歌》正是她写的第一个长篇——一个有着明显"绿背"(即美元)色彩的长篇。其次,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生活是困苦的,但并非像《秧歌》所写的在"饥饿"的火山口上,显然,《秧歌》是作了歪曲反映。其三,《秧歌》有一段与内容天关的"妙论",此"妙论"出现在其前夫胡兰成于1958年在日本写的《今生今世》一书中。从时序上说,似乎胡兰成抄袭了《秧歌》,实则是《秧歌》保留的胡兰成的汉奸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