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民国学者胡怀琛著有《中国小说研究》、《中国小说概论》、《中国小说的起源与演变》等普及型文学史著作,其研究理念与著述体例有别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胡怀琛的中国小说史学以小说类型为经,以时代为纬,讲求小说学与小说史学的融合互渗,注重把握小说文体演变的内在逻辑与宏大结构。胡怀琛以现代意义的小说观为参照,重新整合经史子集中具有"小说"意味的文本,藉此重新发现中国的"小说",并重建各种历史文本与文类的关联性和有序性。胡怀琛将"长时段"的历史思维与解释方法运用于中国小说史研究,从"形"与"质"两方面勾勒出中国小说历史演化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2.
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仅月余,诗人学者胡怀琛撰文对之发难,并替胡适改诗,由此引发一场笔墨官司。嗣后胡怀琛搜集相关书信文章汇成《尝试集批评与讨论》一书出版。细读《尝试集批评与讨论》史料可见:胡怀琛对胡适的态度平和低调,而胡适对胡怀琛的态度则轻蔑傲慢;胡怀琛评改《尝试集》的目的是打磨新诗艺术。胡怀琛的诗学观念亦新且旧,学人对胡怀琛的评价不高,但胡怀琛对《尝试集》的评改,从批评实践层面为五四新诗建设提供了诸多诗学启示。  相似文献   
3.
1920年代,以胡怀琛和周作人为代表的现代小诗研究,是新诗诞生以来第一次对传统诗学的认真反思,同时又是对西方诗学的深层次思考。他们的研究既有相同之点,又具相异之处。特别是胡怀琛的小诗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今日看来,它们对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胡怀琛的《小诗研究》是第一本系统研究小诗的专著。胡怀琛强调小诗的"中国"血统,不认同"小诗来源于日本短歌和印度泰戈尔"之说,由此淡化小诗的"新诗"身份。胡怀琛在理论探讨中未把小诗提升为一种独立的诗体,而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看待中国新诗的固有文化传统。胡怀琛的小诗研究力主"调和"新旧文学观,理论立场模糊,故容易被人忽略。  相似文献   
5.
民国初年胡怀琛发表的《海天诗话》以中国传统诗话的形式对中外诗歌比较进行探索,开创了中国诗话与外国特别是西方诗学对话的途径,是中国比较诗学最早的作品之一.这部论著既有中国传统诗话的独特方法与视域,也通过对欧美诗的点评阐释而形成与西方诗学原理和基本观念的对照,对研究中国比较诗学的起源与历史有着重要价值.无可讳言,《海天诗话》也存在点评方式失之于简约、较少形而上学层面的理论阐释、对西方诗学观念的理解并不明晰等缺陷.而正确评价其历史贡献与价值有利于理解中国比较诗学初期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新诗史上的一桩悬案——胡怀琛为胡适“改诗”事件——为讨论对象,在历史还原的基础上,首先检讨了在新、旧诗坛之间,胡怀琛特殊的身份及发言姿态,由此透视出新诗发生期复杂纠葛的诗坛格局;既而又从具体的诗学角度展开分析,探讨了胡怀琛对《尝试集》的批评中所暴露的新诗发生期的基本困境,即围绕新诗“音节”问题展开的争议,并剖析了“争议”背后的接受原因,以及新诗史上“声音”与“意义”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7.
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仅月余,诗人学者胡怀琛撰文对之发难,并替胡适改诗,由此引发一场笔墨官司。嗣后胡怀琛搜集相关书信文章汇成《尝试集批评与讨论》一书出版。细读《尝试集批评与讨论》史料可见:胡怀琛对胡适的态度平和低调,而胡适对胡怀琛的态度则轻蔑傲慢;胡怀琛评改《尝试集》的目的是打磨新诗艺术。胡怀琛的诗学观念亦新且旧,学人对胡怀琛的评价不高,但胡怀琛对《尝试集》的评改,从批评实践层面为五四新诗建设提供了诸多诗学启示。  相似文献   
8.
1925年,胡怀琛出版《作文研究》,反思当时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产生根源,提出: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写出明白晓畅、文从字顺、繁略得当的作文;方法上应以"技术"训练为重心,同时注重"实质"训练,循序渐进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中学作文教学应秉持在规约中求自由、减除自身无法承担的重荷等价值旨趣,彰显了作者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庄逸云 《江淮论坛》2004,(2):147-151
本文以胡怀琛的《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一书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对胡氏关于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得失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胡氏注重小说的演变规律和内部研究、具有沟通古今的整体意识,其小说史观颇具启示性。本文还对胡氏关于中国小说“形”与“质”的演变的论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认为胡氏提出了不少富于学术生命力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早期的白话文写作学具有新文学普及教育的意义。胡怀琛结合自己的写作及教学经验,整合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文学理论等学科知识,初步建构起一套白话文写作理论。胡怀琛借鉴现代西方语言与文学观念,区分文学与非文学之文体差异,藉此凸显新白话文学的美学追求;另一方面,其白话文写作学以汉语文化为本,遵循母语审美基本原则。胡怀琛的白话文写作学开启的是一条新旧通变、中西兼融的新文学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