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文章 《今日南国》2014,(11):25-25
说到近代中国商界大红人,不能不提胡雪岩.在胡雪岩去世100多年后,其身世经历以及亲族后人今日的境况如何? 胡雪岩父亲胡鹿泉以农耕为生,粗通文墨,头脑活络,经常往返沪杭等地贩卖土产山货,但家境仍很拮据;妻子金氏,生下胡氏兄弟六人,其长子和六子幼年就夭折了.胡雪岩12岁那年,父亲病逝.胡雪岩从13岁开始就孤身出外闯荡,先后在杂粮行、金华火腿商行当过小伙计,19岁那年,被杭州阜康钱庄于掌柜收为学徒,胡雪岩传奇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董成家 《中华魂》2014,(10):46-47
正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杭州胡雪岩故居是神州文化瑰宝。胡雪岩祖籍安徽绩溪,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家境贫苦,先为杭州—钱庄学徒。他为人精明,善于应酬,与官府往来甚密,咸丰十年(1860年)前后,以相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始得发迹。同治三年(1864年),创建胡庆馀堂,制药道地,誉满江南,被称为"江南药王"。随后,胡雪岩自办"阜康钱庄",鼎盛时支店遍布全国29处。同治五年(1866年),胡雪岩相助湘军名将左宗棠西征陕甘,补给给养  相似文献   
3.
《中外书摘》2010,(8):31-33
一红就死是螃蟹的哲学,也是中国历史逆淘汰法则之一。后人皆羡胡雪岩权钱一把抓,且妻妾成群后院不失火,谁想过他被谁所毁?一个商业奇才,先是变成了官商怪胎,而后又成为饕餮之夜的大个螃蟹。仕途上的商才就这样一个个被废!  相似文献   
4.
青青子衿 《可乐》2011,(2):78-78
从一个放牛娃到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真正发迹始于与钱庄的结缘。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如何谋到钱庄的职位呢?  相似文献   
5.
郎咸平 《经理人》2010,(9):68-68,70
前一阵子有股风潮,把我们这些古代的商帮从尘封的历史里请出来了,而且敬奉为经商楷模,顶礼膜拜。市面上称颂胡雪岩的书是连篇累牍,有关山西票号的电视剧也是热播好一阵儿。  相似文献   
6.
毕蕾 《经理人》2015,(2):102-105,17
无论是股份制,还是合伙人制,或是债转股、股权集中,这些现代企业的股权制度,并不是美国人的专利。早在140年前,中药公司胡庆余堂就已经开创。而胡庆余堂经过140多年的经验证明,没有一种股权制度一定最完美,它只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锁定某种股权制度而已。世界上最长寿的公司是一家日本建筑公司,成立于578年,按照2015年倒算,这家公司迄今已存在了1427年。这家公司成立之初的业务是在大阪从事神庙建筑,现在则经营民用建筑。  相似文献   
7.
初春的一天上午,胡雪岩正在客厅里和几个分号的大掌柜商谈投资的事情。谈到最近的几笔投资时,胡雪岩面色凝重。店里的掌柜们最近做了一些投资,大家多少都赢利了,只是,有的大掌柜赚取的利润很少。胡雪岩绷着脸,教训起其中几个在投资中获利甚微的大掌柜,告诉他们下次投资时必须分析市场,不要贸然投入资金。  相似文献   
8.
曾仕强 《领导文萃》2009,(10):116-120
胡雪岩的第一次机会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野外放牛,他把牛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便想去不远处路边的凉亭里休息一下。走进亭中,他发现里面有一个挺大的蓝布包袱,上前伸手摸了摸,硬邦邦的,又掂了掂、分量很重。他不禁好奇,于是打开了包袱,想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看不要紧,  相似文献   
9.
吴稼祥 《市民》2007,(3):40-40
谈起胡雪岩的经商之道,很多人都能做出精彩的概括。 我的朋友冯仑认为,胡雪岩的境界,是一个成功商人的最低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这个境界都达不到,在商场上一定混不长。冯仑坚持这一条,使他的公司成了一个人们乐意与其合作的伙伴。  相似文献   
10.
《金色年华》2008,(6):23-24
人生梦想:办大事,做高官 晚清继胡雪岩之后另一个富可敌国的富商巨贾就是盛宣怀了。如果说二人有哪点不同,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胡成了失败者,而盛自始至终都是个成功的商人。他几乎总揽了关系中国经济命脉的多家洋务企业,以至于当时声名卓著的绅商、全国性慈善活动家经元善,称盛宣怀为“一只手捞十六颗夜明珠”。“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的盛宣怀办洋务三十余年,电报、轮船、矿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