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自梳女"兴起背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梳,又称梳起,是指女子自行异辫而髻、宣布独身不嫁的仪式,经过这种仪式的不婚女性被称为“自梳女”。这种风俗于19世纪中叶以后兴起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该地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终生“不落夫家”婚俗的存在,是自梳女产生的历史根源;珠三角特有的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女性特殊的经济角色,是自梳女兴起的经济背景;19世纪珠三角地区剧烈的社会变革,西方价值观念的传入,是自梳女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自梳女”是曾流行于珠三角一带的特有习俗。现存于肇庆市端州区的“观音堂”古建筑就是本地自梳女长期居住、生活之地。保护好观音堂古建筑遗址,对于揭示这一古老习俗、研究肇庆地方历史、促进民族风情旅游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 ,兴起于明代 ,盛行于清代 ,是当时妇女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一种畸形的反抗。其形式有三 :义结金兰、独身终老和不落家。这与珠三角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丝织业迅速发展有关。它与西方的同性恋不同 ,但与现代妇女的非婚现象却有点相似。今日珠三角女工大批云集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自梳女”作为一个独特的亚文化群体,在面对严密而强大的主流文化的时候,采用了金蝉脱壳的仪式主义、为我所用的拿来主义、势不两立的对抗主义、另辟蹊径的独立主义的文化调适策略以求得生存的空间。虽然“自梳女”已渐趋于消失,但是作为一种亚群体的文化调适策略来说,对今天依然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十多位广州地区在世自梳女的访谈表明,以往对自梳女的研究还有没有关注到自梳女身份选择与传统父权婚姻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局限。一方面,自梳女的身份选择仍是父权文化之下替代性的女人交易,这一交易从异性家庭之间变为原生家庭内部的交易,但另一方面,这一选择也同样是与父亲权力协商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天河区黄村隐藏着珠三角最大的"自梳女"群落,这个不到5000人的城中村内,至今仍有20名自梳女,平均年龄超过75岁,年龄最高者已过90岁。本小组以黄村街道江夏社区为例,了解当地"自梳女"的聚集原因、生活现状、精神状况以及养老问题。采用访谈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存现状以及与其相关的养老保障体系,力争为这少数仅存的在特定历史背景存留下来的特殊群体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录。当前自梳女的生活现状,极有可能是现代社会"不婚族"未来的老年生活的缩影,同时笔者的研究也可以对我们未来社会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制度管理、人文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宝砚庄》塑造了大时代中善良、热情、坚韧的砚乡小人物群像,有勤劳淳朴、护卫砚乡文化的普通乡民,有德艺双馨的制砚工,有独立自强的自梳女。有漂泊辛劳的昼家人,等等。该作多方位地展示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砚乡人多样、平凡的生活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以顺德自梳女为例,探讨自梳女的成因及社会现象。对“自梳”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自梳”与同性恋、非婚现象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自梳女”是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殊的独身女性群体。清末民初,自梳女纷纷出洋,到新加坡打工,成为移民一族。本文在自梳女移民新加坡经济动因基础上,主要从文化调适角度,探讨自梳女与新加坡华人文化的融合关系,即她们在异地他乡背景下,如何能够恪守自己终生不嫁的誓言,保持自己“冰清玉洁”之躯的方式、特点和效果。自梳女文化调适的成功经验,对现代社会南下珠三角女民工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具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自梳女的"婚嫁"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记载古代广东地区盛行女子“临嫁始髻”、男子“临娶始冠”的风俗 ,因此“盘头梳髻”成为婚嫁的必经仪式。 19世纪中期以后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抗婚拒嫁的女性群体。该群体成员通过特别的盘髻仪式以宣誓独身终老 ,这种仪式被称为“自梳”或“梳起” ,经过这种仪式的独身女性被称为“自梳女”。本文运用象征人类学有关理论 ,分析自梳女文化符号的婚嫁象征。这种婚嫁象征对内部成员具有约束、警示的作用 ,对外部群体具有告知其“已婚”身份的效用 ,一方面使她们避免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以求得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 ,可以满足自身心理和生理的需求 ,有助于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