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史之中,仅有《隋书》和《旧唐书》称"经籍志",其余史书皆称"艺文志",学界对此鲜有考证。从词本义出发,"艺文"指儒家经典之术,"经籍"指儒家典籍或泛指各学派的典籍;从汉人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艺文"、"经籍"皆指儒家典籍。这两个词的使用与儒学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代儒学兴盛,以"艺文志"命名来凸显儒家经典治国之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受佛道二教冲击,地位下降,改称"经籍志";唐代以降,儒学复兴,同时为了遵循《汉书》开创的这一传统,遂改回"艺文志"之名。正确理解"艺文"与"经籍"二词的含义是研究《艺文志》和《经籍志》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艺文类聚》是"欧阳询撰"或"欧阳询等撰",这种看法源自《艺文类聚》的书前署名和《旧唐书·经籍志》的著录。而这样的记载只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往往突出了欧阳询,却遮蔽了其他起过重要作用的编撰人员。在短时间内编成一部体例较为完善的大型类书,一定是多人分工主导编撰而成。史书上记载的六位编撰人员均具有良好的资质,且其中四位留下了主导编撰的痕迹。欧阳询、陈叔达、裴矩和袁朗是《艺文类聚》实际上的领修人。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一朋友问我画界中某人,我答:"有耳闻,但不相识,更无往来。"朋友很讶异:"人家在画家中很活跃的,看来你不是圈子中人。"我方醒悟:艺坛各角落,群分类聚,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集幕僚,群风骚,各领一团;显魔彩,呈妖氛,万花竞秀。于浮躁  相似文献   
4.
我在听     
我在本城的每一次艺文生活都跟蕾有关,她有个习惯:激励自己的听觉和视觉去感受闲情逸致。她在人群中挑选了我,就像一个魔术师自人堆里拉出一名好奇者,来共同完成让自己愉悦的表演。但也显见的我的表现比较笨拙,虽然我难以抑制心中的愉快,毕竟有些陌生,当我们在听一场交响乐,她会多次问我:你在干嘛?我搔搔头皮:我在听。好听  相似文献   
5.
汪绍楹先生所校《艺文类聚》,为是书有刻本以来最完善之本子。然整理如此一部大书,偶有小疵,实在情理之中。另外,学界向来对引文状况缺乏深入而系统之研究,故古籍引文中之某些本为“原始”之失,便轻易地被研究者在“理”之层面上断为流传过程中所造成的。这一点,即汪先生似亦未之能免:其校语之“此脱”“此有脱文”云云,盖有欧阳询们省略时之疏忽所致者,而非尽为后世流传之“脱”。  相似文献   
6.
沈括所撰《梦溪笔谈》除了科学技术的内容外,人文方面的记述也占有一定的分量。尤其是艺文类有关文学、语言学科的载录,史料甚为丰富,既可补北宋之前文学史、语言学史之阙,也可与正史和其他笔记等文献相互发明。沈括有关文学、语言学的观点不无鞭辟入里、洞见幽明之处,但武断、偏颇之失亦在所难免。笔记类作品的著述样式又决定了《梦溪笔谈》重在"谈噱"、率意为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再论同义词     
葛本仪 《文史哲》2003,(1):108-111
一、现在对同义词的界定是不恰当的 ,应该把意义相同和相近的词分开 ,并给同义词以应有的地位 ;二、词的意义内容 ,即词的词汇意义及其概念对应性 ,以及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是确定同义词的标准和理论根据 ;三、同义词有完全同义词、不完全同义词、义项交叉同义词、言语同义词四个类型 ,并各具不同的性质特点 ;四、古今词和词素也可形成同义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 ,色彩意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勰之前,中国古代文论文体分类存在着这样两种方法,一是推源溯流,描述各种文体的性质和特点。一是共时静态分类,概况各种文体的特征和风格。前者是纵向的、历时性的,后者是横向的、共时性的。刘勰继承了前人在文体分类方面的传统,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纵横交叉的立体的文体分类的理论体系,表现出中国古代文论文体分类理论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宋前文体类聚的基本脉络,一是基于韵、散的文笔之分、诗笔之分到诗文之分,二是基于骈、散的古体、今体之分,两种类聚又相互交错。宋代文体类聚形成新特点:一是韵文文体和散文文体分途发展,二是散文领域“古文”和“四六”相互对立,画地分疆,与作为考试文体的“时文”三足鼎立,古文、四六和时文三大文类并存的格局逐步形成。三大文类的形成,促使宋代对文体的研讨向相应的类聚文体学发展,先后兴起了四六文体学、古文文体学和时文文体学。宋代类聚文体学的兴起,开启了面向多元需求类聚文体、指导文类创作实践的新途径,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形成过程与写作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艺文类聚》所载的一首关于焦仲卿妻的诗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比勘和相关的考证,认为该诗实为在漫长历史时期里逐步形成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一种较原始的汉代文本;是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虽发端于东汉(很可能为建安时期),但其主要部分则完成于魏晋至南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