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准确测定饮用水中苯并芘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分析,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分别改变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波长、流速等参数,在优化检测参数条件下,苯并芘在0~1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8.6%~89.4%,精密度为2.5%~5.1%,效果良好,适用于饮用水中苯并芘的定性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正当真相大白于世,人们不禁毛骨悚然……2010年2月1日,湖南省益阳市某医院的住院大楼,漆黑的夜里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巨响,遭遇车祸后又深陷胃癌之痛的张秀丽跳楼自杀了。仅仅一周后,为挽救妻子生命,不惜卖掉公司的模范丈夫何成也被警方控制,被控蓄意谋杀妻子。他为什么要杀妻子?这里面又有什么样的隐情?当真相大白于世,人们不禁毛骨悚然……  相似文献   
3.
林奕 《家庭科技》2013,(10):28-28
炒一道菜,刷一次锅有些人图省事,在炒完一道菜后,不把锅洗刷干净便接着炒第二、第三道菜。殊不知,这样不但会影响下一道菜的味道,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原因在于,菜是含碳有机物,经热解会转化为强致癌物苯并芘。研究证实,包括脂肪、蛋白质在内的含碳有机物,转化为苯并芘的最低生成温度为350~400℃,最适宜生成温度为600~900℃,而置于炉火  相似文献   
4.
《社区》2012,(23):58
日常生活中,烹调或食用油炸食物在所难免,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减少苯并芘等致癌物的危害。控制油温,缩短煎炸时间。煎炸时油温越高,产生的有毒和致癌物就会越多。煎炸时温度控制在160℃~180℃比较理想,如果已经大量  相似文献   
5.
炒菜"过火"易招癌:很多人炒菜时喜欢用高温爆炒,习惯于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炒菜,殊不知,这种做法会增加致癌物的产生。一般普通食用油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产生的有害物质和致癌物就越多。油"着火"了,温度当然更高,甚至会超过300摄氏度,致癌物苯并芘极易产生。它们附着在菜肴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除了致癌物,炒菜"过火"还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相似文献   
6.
《社区》2011,(21)
哗一下大勺一颠,轰一声火苗猛蹿——厨师炒菜大多都会使过火这一招。许多人觉得这种做法特别酷,在家里也勤学苦练地效仿。殊不知,炒菜过火并不会增添多少美味,反而会增加致癌物的产生。一般普通食用油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产生的有害物质和致癌物就越多。之所以说油炸食品可能含有致癌物,原因就在此。而比起油炸来,油都着火了,温度当然更高,甚至会超过300℃,致癌物苯并芘极易产生。  相似文献   
7.
吴志  黄淑平 《老年人》2015,(3):52-53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中国农村最美味最古朴的数百种美食,再次触动了十几亿观众的味蕾。不过,在这些美食背后,也隐藏了大量健康"陷阱"。目前,腌、烤、煎、炸四种最古老的烹饪方式,已经被公认为是可能诱发多种癌症的"罪魁祸首"。腌制、发酵食品增加患胃癌和食道癌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