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385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93篇
人才学   16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21篇
理论方法论   151篇
综合类   1785篇
社会学   524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制作本期专题,本刊编辑提前两个月向各中职学校的学生采编约稿由于杂志篇幅所限,此次我们选择了其中的5个"特色社团",将它们展示出来这5个社团来自不同学校,属于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群星职校的Cosplay社是"获奖专业户",曹杨职校的"创业点心工坊"生意火爆,南湖二分校的军乐队充满阳刚朝气,市北职高的H.U.G.心理社原来是个"剧团",新陆职校的健美操社则展现出活力与美感……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寄语21世纪外国文学依然用艺术方式追寻与审视历史进程、表达思想,其中美学和政治争论的中心常常又是语言跟世界的关系。作家们大都在感悟人类文明智慧的同时,对这一文明本身又抱有矛盾的态度,或加以正面表现,或加以拒斥反省。由于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他们在叙事视角、审美追求、呈现方式和行文品格上又各有千秋,但都不同程度地积极回应、参与或批判全球化进程,并在对20世纪文学传统的继承中展现人类新的自我与心路历程。作家们通过绘制、窥  相似文献   
3.
冯梦龙在《新列国志》的创制过程中,发挥《左传》“借言作断”之法:一方面,将春秋义理融入人物话语,明白显豁地反映历史真相,寄寓是非论断;一方面,借鉴《左传》中“君子曰”的模式,以髯翁、髯仙、史官、史臣等身份进行讽咏,或出以己意,或引经据典,以有诗或无诗的评论,增加内涵与意趣。他力图经史融合,藉由小说实现儒家道德伦理的大众教化,提升了列国小说的品格,确立了《新列国志》在列国小说演进过程中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来人们认为 ,关汉卿的作品是对被压迫者的生活及斗争的反映 ,这种说法实际上也许既不客观也不全面。通过对关汉卿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及与人物相关的时代进行具体的分析 ,可以发现关汉卿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评判 ,是对理想人物的塑造而不是对现实人的反映 ,关汉卿演义出的时代理想人物的精神是斗争 ,素质是智慧。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带有浓烈的自然色彩.本文试从小说的背景环境、人物语言和故事情节三方面来加以阐述,从而揭示这种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的机智人物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智人物故事是民间故事中的特殊类型,是以一个机智人物为中心所形成的系列故事,有着不同于一般生活故事和民间笑话的审美特征。土家族机智人物故事有着流传空间相对稳定,主人公因地而异的特点,体现着平衡心理的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如何评价他笔下的人物 ,多年来研究者各持己见 ,争论不休。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使用了不同的手法所造成的。本文主要分析了作者似褒实贬、名贬实褒的创作方法 ,通过对几个人物的分析 ,解读曹雪芹对自己笔下人物的真实评判  相似文献   
8.
善卷与武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善卷 ,作为一个与武陵有关的尧舜时代的传说人物 ,在古代的一些方志和诗文中都有所记载。但善卷是否真的曾在武陵隐居 ,以前并无人对之加以探究。从有关文献史料看 ,善卷是湖南武陵本土人物。善卷隐居江苏宜兴“善卷洞”的说法是没有多少根据的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有学者对戏剧进行了形式主义的研究,其方法论借鉴于叙述学。叙述学是通过对小说的分析而总结出来的文学理论。在分析戏剧的叙述形式时,直接套用叙述学的相关理论是不恰当的,其应用时需要经过一定的转换。在小说文体中,存在两类最重要的叙述者类型:第一人称叙述者和第三人称叙述者。其中,第三人称叙述者只存在于直接引语中,此时的全知叙述者沉默或者隐蔽,将叙述者的功能转让给了他(她)。同样的,在戏剧文体中,第二文本中的叙述者可以对应于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第二文本的叙述者作为戏剧故事之外的叙述者,叙述戏剧人物的外貌或心理状态等情况。在大部分戏剧文本中,第二文本中的叙述者是沉默的,而戏剧中的人物作为第三人称叙述者承担了叙述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机智故事与机智人物故事的比较 ,探讨出两者不仅名称相似 ,而且内容、形式相同。究其原因 ,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族民族之间交往密切 ;两者又同是故事家族中生活故事家庭里的同胞姊妹 ,都产生在阶级社会。两者的差异在系列与非系列 ,流传的广与窄 ,影响的大与小方面 ,是因故事内容的分散 ,集中 ,博采 ,加工多少不同造成。新中国的成立 ,宣告再产生这两种故事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但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不会过时 ,它们既可作为研究多学科的难得资料 ,丰富精神生活 ,获得艺术享受 ,又可学习劳动人民的斗争精神和阶级感情 ,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更好地为祖国“四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