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丁鹤年诗集的版本源流是比较复杂的 ,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历史上流传的和现存的丁鹤年诗集是比较多的。有刻本 ,抄本 ;有一卷本 (即不分卷 )、三卷本、四卷本 ;有留存国内的 ,也有流传到国外的。将历史上流传的和现存的一些主要的丁鹤年诗集版本叙录、梳理 ,有助于丁鹤年诗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对元末明初回族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牛心朴子草抗植物病毒组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牛心朴子草地上部分醇浸粗提物(H)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有高抑制活性。该草抗植物病毒有效组分是菲并吲哚是西定生物总碱(G),半中枯斑法测定(G)制剂对TMV,马铃薯Y病毒(PVY),和芜菁花叶病毒(TUMV)呈现高活性;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G)制剂对TUMV的最佳浓度防效,与枯斑法测定结果基本要符。(G)中含量最丰的(1)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antofine)是该草活性最高的主组分,它在10^-6g/ml浓度的TMV抑制率达60%。  相似文献   
4.
德智 《小康生活》2005,(12):29-29
蒲公英 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胆、抗菌消炎作用。能防治家兔肠炎、腹泻、肺炎、乳房火。用法:采鲜草直接喂兔,或取干品5克,煎水内服,每兔每日2次,连用3-5天。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次连续浸取、分步中和沉淀和循环利用废水的从米糠中提取菲丁的新工艺,菲丁的提取率可达94%以上。介绍了操作工艺条件,讨论了影响菲丁质量和提取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清代在承袭传统漕运制度的同时对明末漕运组织体系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清初时代特征的漕运制度。这些制度保障了每年漕运正常进行的同时彰显着清廷的权威,然而漕运组织的内部实践与运作过程,却有另一番特色。与明朝不同,在清代漕运旗丁组织内部逐渐催生了一些私议规程,这些私议规程独立于漕运法规外,行之年久,表面上是弥补漕运制度与实践"间隙"的举措,实际上却是旗丁间为维护群体利益而建构自身权利的一种体现,此间虽有官府的参与,但更多是以默许或支持姿态出现,这不仅影响了清廷制度与律令在下层的执行效果,也为官府权力的延伸与下行预留了空间。另,私议规程的出现为漕运章程的实施提供了腾挪空间,这与其说是漕运制度在运作中有一定的延展力,不如说基层群体与组织在实践中为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丁西林的戏剧带有小说化特征。其作品情节来自小说或者现实生活,没有过度凝聚化处理,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情节性与戏剧冲突相对弱化,背景与时代相连,小说性的叙事性元素突出,或隐或显昭示着作家的存在。丁西林小说化的实验创作塑造了平实又极富魅力的知识分子形象,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精神,同时合理地引导读者观众进行理性思考,戏剧艺术在其手中焕发新生机。  相似文献   
8.
9.
考察 14世纪以后的苏非派 ,不应忽视额什丁家族的重要作用。这一家族并不是中亚显赫的家族 ,但在特定时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并且其家族首领扮演了较为特别的角色。同时 ,他们和上层统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或者是巧合 ,但仔细探究当时的历史背景 ,不难看出宗教和政治自身需要的内在互动以及或明或暗的结合 ,完成了家族的双重“使命” ,也为一个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6,(9):107-115
律令制的法律体系到隋唐时期渐臻完善。《天圣令》中较集中的丁匠资料,为我们就公共工程建设中丁匠役作种类的考察,进而揭示唐代徭役制度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帮助。与以往更多是在官府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区分中考察匠人地位的关注点不同,丁匠同役的令文将二者间建立联系且置于同等法律地位上,启发人们以新的角度关注匠人,尤其是匠人群体的层级及其内部各色服役的区别。除了承担正役以外,丁匠也是杂徭、色役的征派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