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借助符号学矩阵的建构,将《反美阴谋》中"幸存"和"屠杀"的二元对立拓展为四元,梳理主要犹太人物命运走向。小说更为深湛的主题意蕴得到揭示:罗斯通过这部小说透射出对历史潜在可能性的思考,探讨反犹主义对美国犹太人造成的巨大创伤,呼吁美国犹太人坚守正确的公民身份和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2.
菲利普·罗斯的被缚的祖克曼三部曲蕴含着丰富的空间叙事艺术。链条式的空间叙事结构把围绕着内森·祖克曼而发生的时间跨度很大的复杂事件表现得清楚明了;小说中灯塔式空间、家园式空间、牢笼式空间构成的多层次叙事空间,将家园、城市、国家、全球范围内的大事小事戏剧性地联系在一起,强化了小说的叙事功能。此外,作者在虚构的故事空间中展现了同化、异化、种族冲突、文化冲突等众多主题,形成了主题的空间聚集效应。分析被缚的祖克曼三部曲中的空间叙事艺术能为解读罗斯的文学创作思路与文化立场提供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大屠杀书写揭示了大屠杀事件从边缘逐步进入到美国犹太人身份认知核心的过程。文章从罗斯大屠杀书写的美国语境、大屠杀书写的悖谬性和大屠杀书写的空间化三个方面,探讨罗斯大屠杀书写的外围语境和内在特征,旨在说明罗斯的大屠杀书写一方面拓展了当代美国犹太作家大屠杀书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展现了当代犹太人身份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主要以"美国梦"为切入点,通过社会历史批评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人性的污秽》中三个主要人物科尔曼、德芬妮和莱斯特各自追寻的美国梦,探讨导致他们梦想幻灭的社会根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族裔和下层阶级追寻的美国梦只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神话。  相似文献   
5.
菲利普·罗斯小说《波特诺的怨诉》的主人公波特诺牢骚满腹,怨诉不断.怨诉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冲突.冲突发生在家里,却植根于社会.看似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波特诺家庭内部的冲突源于犹太父母与子女在宗教信仰、婚姻观念和文化适应方面的差异.这种冲突是早期犹太家庭的模式,揭示了犹太性美国化的艰辛初始进程.  相似文献   
6.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其深厚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写作实践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学观念,他的"之"字形书写方式使得其各个时期的创作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和对立性;在"腹语师"的文学表演中表达了罗斯严肃的道德关怀。纵观罗斯创作观念的形成、发展和嬗变,反映了具有自觉意识的学者型作家对创作实践的总结和对文学创新的及时回应,体现了罗斯鲜明的时代意识。  相似文献   
7.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我嫁给了共产党人》描写了广播明星同时也是共产党人艾拉·林戈尔德传奇而悲剧的一生。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国麦卡锡主义白色恐怖时期为背景。表面上,小说是在对那一时期的政治事件进行批判,而实际上,作品将人物和故事情节都编织在一张叫做"政治"的网里,借由"政治"这个符号语码,表现出更为深刻的人性意蕴和时代反思。从抽象到具体,"政治"符码完成了整部小说的语码体系,以有限的形式使文本获得了更丰富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其非虚构小说《事实》、《欺骗》、《遗产》和《夏洛克的行动》出版之前,菲利普·罗斯就被外界贴上了自传作家的标签.虽然他曾数次公开否认其作品与个人生活的关系,但收效甚微.随着20世纪非虚构小说创作的兴起,罗斯将计就计借助这种集“虚构”和“写实”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创作作品.但以往批判罗斯作品“自传性”的外界在“自传”性强的非虚构类作品中却迷失了.这是他的两种自传性策略所致,即自传之于现实的真假和身份之于作者的虚实两种写作策略.无论如何,罗斯这种以坦诚的姿态满足和回应长期以来外界对其作品“自传性”的窥探的方式是其创作的转折,同时也展现了其自传性写作策略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9.
《人性的污点》悲剧主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优秀、最具思想性,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世人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创作都致力于反思美国公众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关系,因关注社会现实而具有深刻的批判色彩。《人性的污点》是其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部小说向读者展示了美国当代社会里生活在各个阶层的人的不同生存状态。通过分析西方悲剧发展过程中对悲剧主人公的选择,结合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来解读这部小说,以期能对该小说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混沌学”理论中“蝴蝶效应”的视角解读菲利普·罗斯的小说《愤怒》,通过展现主人公一个个微不足道的选择,如何一步步地造成了他最后的命运结局,以期展示主人公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