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广锠 《文史哲》2007,(3):68-74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有不同说法。汉文写本大藏经的分期,前此分为四个阶段,今为六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目前国内外写本大藏经研究提出一些新问题及疑难点,“写本的唯一性与流变性”、“传本与传本系统”及“以目录鉴别写本藏经”等观点是可以认同的。  相似文献   
2.
清初名僧智操的《寒松操禅师语录》卷首收录钱谦益《寒松操禅师语录序》,该文不见于钱仲联先生整理的《钱牧斋全集》,是一篇集外佚文。该文的发现有助于澄清钱谦益的禅宗观,全面把握其对语录的认识,他并未完全否定诸方语录,对富新意、有心得的语录表示肯定和赞赏,显示其批盲禅、救正教的愿望。他明确表达了佛教的经世思想和以"忠孝"为核心的儒佛相通理论。该文从侧面可见出清初曹洞宗内部法嗣之争,对研究钱谦益的佛教思想、僧侣交游和佛教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出版家张元济不信教,却留下了不少关涉各种宗教的言论与著述。他一生主持编译的第一部书稿,是严复翻译的《支那教案论》;他与马相伯的交往,在纽约中国留学生集会上有关宗教问题的演说中热情呼吁培养爱国爱教的教职人员,等等,构成张元济宗教观的方方面面,成为研究他的文化观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出版家,他更以自己的出版实践,成功履行了为佛教、道教典籍"续命"的使命,一批序跋文字对佛道源流的精辟论述,大大丰富了他的宗教观。整理出版宗教典籍是为了"存古",而不在于布教。所谓"存古",即"为古书续命",继承传统文化中合理的部分,为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所利用。外来的佛教与本土形成的道教,千百年来留下的丰富典籍是人类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后人没有理由拒绝。从《续藏经》《道藏》《碛砂藏》等等的出版传世即是证明。  相似文献   
4.
《中藏经》始载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医方”下篇,题曰“《华氏中藏经》”。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录为“《中藏经》一卷,汉·谯郡华佗元化撰”。但关于本书的作者及成书时代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有疑为华佗本人所作的;有疑为华佗弟子作的;有疑为六朝人作的;有疑为宋人作的。从书中的韵文入手,找出押韵的字,并根据历代音韵体系十分严密的特点分析了书中韵字在不同时代的分合,指出“蒸”韵之“证陵”字与“庚耕清”韵字相押,是宋代的音韵特点,从而证明该书很有可能是宋人编辑而成。至于书中某些内容,渊源更早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如来藏经》有两个中文译本,学术界一般仰重东晋佛陀跋陀罗之译,由于该译有关如来藏要义的关键段落晦涩难明,不断被国际、国内学术界的知名学者,诸如日本的高崎直道和台湾的印顺法师以及大陆的学者、法师等,依文解义地误读着,有关如来藏的诸多错误知见由之而生。与唐朝不空的译本对照,二译相关段落的文义,似乎形成鲜明的对立歧异。经过多向度、多层次的经典挖掘和融通,此中玄旨深义,得以澄明。  相似文献   
6.
沈伟民 《经理人》2008,(5):134-134
投资艺术品不是简单的花钱,更重要的还是企业差异化竞争的手段在国际艺术品产业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之际,国内的艺术产业却正在受到两头关注:一是这个产业的投机人;二是富有的企业收藏者。但是,两者却遭遇了不同的春天,因为艺术品一方面可能让它的产业投机人变得血本无归,一方面却令企业收藏者如获至宝,甚至发现企业新的商机。  相似文献   
7.
杨维中杨维中,1966年生,陕西千阳人,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如来藏经典与中国佛教”(04CZJ002)。如来藏思想是中国佛学的核心。然而,近代以来的日本和中国佛学研究,在引进西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诠释方式之后,对中国所流行的如来藏重要经典产生了怀疑,并且由此形成了“如来藏思想批判”思潮。其实,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反传统阵营,还是日本的“批判佛教”的干将,对于如来藏经典的“疑伪”以及对于“本觉思想”非佛教的判定,都是“言之有自”、“查无实据”的。近代以来针对如来藏经典的反思或“…  相似文献   
8.
晚唐五代敦煌三界寺藏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界寺是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管辖的十七寺之一,位于今敦煌莫高窟第16窟前面,即敦煌莫高窟下寺。公元900年前后,甘州回鹘攻打敦煌,三界寺及其藏经被焚,905年张善才主持修建了三界寺。五代时期,张道真在担任三界寺观音院主、法律、僧政、僧录期间,收集各寺古坏经文加以修补,重建了三界寺藏经。三界寺藏经来源有抄经、供养经、修补古坏经文,敦煌藏经中存在的经卷大量重复就是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福州城外有座鼓山,山腰有一座古寺,叫涌泉寺。几年前我去过,门票6元,这次陪朋友再去,门票却降为3元了。我正纳闷:在旅游成为时髦活动的年代,景区门票飚升,怎么降价了?一问才知道,原来今年一次台风环流,山洪暴发,把寺中的一些设施冲掉了,其中藏经阁严重受损,虽然已过去几个月,还可见灾痕。藏经阁是寺中的文化中心,不予开放,按物有所值原则,降价自然是应该的,否则人们会怪佛爷们不诚实。不管怎么说,涌泉寺值得一看。福州山不多,这座位于城边凸起的海拔千米的山,分外雄伟俊秀。山上这座千年古寺,倚山峰,临平川,隐入山坳的密林中,幽深而神秘。据…  相似文献   
10.
《清文全藏经》,学者们往往指称为《满文大藏经》,从乾隆三十六年开始译刻,到乾隆五十九年完成全部工作。该部经藏存世虽然只有200多年,由于印数极少,且珍藏于禁宫或庙宇,外人少有得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