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6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6):34-39
品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通过构建诸多二元对立,揭示了当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上升为一种控制人类的方法时便成为危害社会的技术至上主义。从自然之与人造之、决定论与概率论、科技崇拜与情感守护以及死亡废墟与自然生命力等四组对立,就足以管窥科技崇拜给现代社会带来的生存悖论。品钦选取的万有引力之,一为自然之,一为人造之,前者代表着人类的希望和理想,后者代表着希望和理想的幻灭。万有引力之这个象征性的符号高度概括了绝望与希望、奴役与反抗、情感与科技等并存的社会现实,表现科技时代人类生活的荒诞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反抗和期冀,充分体现出品钦对人类社会现状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冯叔鸾是处于中国新旧戏剧更替的大背景下具有过渡性质的戏剧理论家。《啸轩剧话》和《戏学讲义》是其戏剧理论的代表作。他在这两篇文章中主要探讨了以下戏剧关学思想:剧本中心论与以美为标准和目的;舞台表演:“我即非我”;艺术性与思想性:戏剧艺术与美育的关系。对冯叔鸾的戏剧理论进行研究探讨,对于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研究工作来说是具有一定的学理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看录》、《摘星录》等是沈从文 40年代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藉着和声作曲方法表达一种“向虚空凝眸”的抽象印象,探索生命的神与美。沈从文试图通过这些作品在抽象思索的热情中重新给人好好地作一番诠释, 创造一种与过去情感十分相近的诗,以使生命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4.
罗兴中 《老友》2008,(11):58-58
《老友》专家门诊:我早年患有白内障,现在右眼白内障已接近成熟可行手术了。但因患有慢性膜睫状体炎,便不敢轻易手术。目前矫正视力左0.6,右0.15。请问:①慢性睫  相似文献   
5.
《虹猫蓝兔》禁播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 《现代交际》2007,(12):17-18
在百度上搜索信息,关于《》的好坏各执一词。批驳的人都是家长,维护的都是年轻人,我想作为受众主体的适龄儿童没声音,主要是还没分别好坏的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中国人普遍觉得"侠义"就该具有点口头禅,譬如古典小说里的"鸟人"、"厮",都是典型的侠义用语。少了这些就少了侠气、仗义。中国包括世界对儿童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品钦的后现代小说《万有引力之》中包含"火箭"、"性"、"彩"三个主要隐喻,其构成的隐喻结构成为小说主题要素的依托和潜结构,三个隐喻背后的神秘本体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映衬、相互影响,喻示着作者对后现代美国社会的深刻分析和冷静思考.通过对小说进行结构性分析的方法,可以透视品钦在"冷冰冰的叙述"中所蕴涵的人文关怀,在剖析美国社会现实的同时,也赋予我们一个审视当代世界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重新解读沈从文1940年代的主要代表性作品《看录》、《摘星录》、“七色魇”系列等,发现他1940年代的文学追求是用文字构图作曲,用文字保留生命中的永恒的线条、色块、旋律等等美感意象,最终达到“用意象构筑形式”的艺术目的。他所要诠释的是“爱”与“美”的永恒。他希望用永恒的“美”去创造理想的生活,以此保留永恒的生命形式。沈从文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突出的文学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沈从文是从湘西走向世界的一位作家,从边地到城市的地域转换,从和平到战乱的时代变动,都使沈从文对于人生有了深刻的漂泊感受。新环境的接纳认同与自我身份的重新塑造,既使他对湘西有一种天然的情结,又使他对都市有一定的隔膜,在不断的变动中,他始终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归宿。湘西世界的自然归宿、都市生存的情感归宿、宗教情结的精神归宿,都体现着他寻找皈依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0.
D·H·劳伦斯的小说由于以两性关系作为其“恒常意象”,曾长期被误读。其实,劳伦斯的创作思想基本上是严肃的。他以男女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的是人生的奥秘,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以巴赫金的社会文化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中三代人婚恋观的时代符号意义,可以揭示劳伦斯小说较深刻的审美内涵和较高的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