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113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重探讨了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 ,中国现代化因列强的介入而启发 ,但也因此而陷入模仿的怪圈 ;留学生重新考量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确立了“立国”须先“立人”的主张 ,以思想文化尤其是文学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突破口 ,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试析日本的FTA战略:现状、问题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日本政府不再固守"向 WIO 一边倒"的对外贸易战略,转而日益重视同他国的 FTA 谈判.在此过程中,自闭的农业保护主义、多元官僚制的困境和冷战思维的遗存,是三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展望日本 FTA 战略的前景,有三点值得深思:一是此为日本新时代的"贸易立国"战略;二是日本并未真正回归亚洲;三是日本借由FTA推进的"东亚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外向型的、广域的、以日本为核心和领导的"东亚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关于“何以立国”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此次争论包括了耳熟能详的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等社会名流,以章士钊为代表的“守旧派”、梁漱溟、晏阳初等乡村建设运动者为代表的“改良派”和以董时进为代表的“创新派”坚持“以农立国”,他们的出发点是中国对于农国地位以及农国精神的维护;吴景超、张培刚、孙倬章则是“以工立国”派的重要拥趸,他们主要着眼于现实,提出只有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才能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此外“非名流”乃至“草根”阶级也参与到了论战中,与他们相比,“名流”论战者有着更为宏观、全局性和深层次的把握。传统认为“工农之争”的论战以“以工立国”派的胜利而告终,然而从不同的视角看,“以农立国”的观点不无道理,甚至对于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日本战后文化行政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敬 《日本学刊》2012,(4):109-122,159,160
二战后60多年来,日本的文化行政以"提升文化高度"和"扩大文化范围"为目标,坚持"不干涉内容"原则,历经文化行政空白期、中央政府文化行政起步期、地方自治体文化行政繁荣期、新的文化行政机制形成期和文化政策体系完善期的变迁。日本文化行政机制逐步向政府、民间企业、文艺团体职责共担、职能互补型转变,文化行政理念逐渐向重视文化与社会、经济、国民生活关系的综合性文化行政理念转变,文化行政的主导权逐步向地方自治体转移。  相似文献   
5.
西晋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时间较短,仅数十年,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这一时期的"宴飨诗"在整个文学史上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西晋时期宴飨诗的发展流变与其社会思潮、阶层文化、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传统中积累了深厚的立国智慧,注重统一、安定之后的政教重建。古典革命本身意味着社会政治风化的向善提升、最终指向政治共同体精神的教化变迁。更化就代表了政治体致力于善治的文明化转变。儒家传统对于更化有全盘复古和与时损益两种激缓进路,渐进调适论在历史中更显出实践稳健性。政治更化着眼于立国构造中政治精英群体的养成,以此影响立国精神与政治权力再分配,体现出兼顾政治信念与宪制结构的治体论意识。文教振兴因此有其宪制蕴涵。更化立国的政治技艺,避免全盘复古的激进变法冲动,也避免将政治转型急切聚焦于政体制度的大规模改变。这是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变迁的关键维度。  相似文献   
7.
西晋十六国时期,除匈奴、鲜卑、氐、羌、羯等“五胡”外,这时在西北地区(今陕、甘、宁、青)还生活着其他一些少数族类,他们散见于史籍零星的记载中。这些少数族虽没有形成一定的势力,更没有力量称雄一方,但他们在这一时期的西北地区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振龙 《唐都学刊》2000,16(4):63-66
传统文士在春秋战国崛起时,对道与势的态度经历了由对道的恪守到对势的依附的转轨过程。汉以后,由于儒术的强化、引导、依附权势成为传统文士人格的普遍特征。“二十四友”的附势心态就是这种特征在西晋政治、文化背景下的自然显现。与文学史上其它文士集团相比,“二十四友”的附势心态表现得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9.
两晋诗歌创作分别与各自时代风尚有密切联系,西晋尚悲,东晋崇乐。前者是因传统价值失落而带来的集体心灵失落,从而形成从精神情绪到肉体物质的放纵,后者则是找到了心灵皈依之后的释然与自适。这是士人重寻自我的心理成长过程,从而也成就了诗歌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西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阶段,民族关系问题成为西晋政治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这一时代,邓艾、傅玄、郭钦和江统都提出了“徙戎”理论,即试图通过胡汉分治化解民族矛盾,确保王朝的长治久安.但这种“徙戎”理论在当时并没有被统治者所采纳,其原因固有多端,但综合来看实由民族融合大势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