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儒家文化与商业文明关系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儒家重义轻利 ,但也承认商业的作用。宋儒义理与功利学派分流 ,到明、清经世致用实学的兴起 ,形成义利合一的价值观。清代以徽商为代表的儒商 ,日本近代企业家的道德与经济合一说 ,都是儒家文化与商业文明相结合的体现。当前要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事经济活动也要“见利思义”。这说明孔子提倡的价值观 ,对现代都市的商业文明 ,仍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义利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义利之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思想体系包括四个基本环节:一是“人非利不生”,二是“制礼义以分之”,三是“见利思义”,四是“计利富民”。中国传统义利文化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如果企业能够“见利思义“,在赚钱谋利时不忘“义”,既追求利润,又采取正当的手段,就能“义以生利”、“因义成利”。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对利的追求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是当代人迫切需要探讨的生命攸关的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孔子“义利”观中得到重要的启示:首先,孔子关于要“以义取利”而不要“违义争利”的教诲,有助于现代人确立合理的取利意识;其次,孔子所提出的“见利思义”这一控制强烈求利欲望的原则,有助于现代人克服唯利是图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道德情操的建立需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去加以指导。孔子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在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其崇高的道德理念是后人思想前进的动力,滋润着每个时代人的心田,对当代乃至后代如何做一名“道德的人”,起着指引人们道德信念的方向的作用。孔子的德育思想内容丰富,全面具体,在道德信仰、道德尺度、道德形式上都彰显着中国传统德育的精神理念,积极挖掘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及其深刻内涵,吸取精华因子,对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解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促进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价值。  相似文献   
6.
见利思义——孔子的义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恩来 《理论界》2008,(7):114-115
谈到孔子的义利观,人们极易想到的,是他“罕言利”的态度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评论。尽管孔子对义利关系的认识还有许多,但有了这两条记录,余者就大多被遮蔽起来,并成为后人传承或判断孔子义利观的主要根据。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问题时,就立马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相似文献   
7.
做人     
人的一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课题:做人。并不是每个人从娘胎里出生就能成为人的.是要学做人的。《三字经》曰,学做人,读孔孟。那么圣贤是如何教导人们学做人的呢?子路问孔子何谓“成人”,孔子答:“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为成人矣。”孔子又补充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可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提出来,并要求全社会遵循的啊!  相似文献   
8.
义与利之间呈现出既统一又矛盾的现象。儒家最早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提出处理道德行为和个人利益关系的主张。他们认为这一矛盾可以化解,其方法是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必要时舍生取义。这就要求人们把自己所得的利益,建立在道德行为基础之上,消除不义而有利的行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儒家义利观有所误会,认为儒家只讲义不讲利,否定人们的物质需求。本文旨在说明儒家义利观之真义,并指出其思想主张的主导面是合理的,对于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在义利关系方面基本的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但并不绝对反对求利,因此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先秦儒家义利观本身包含着积极、合理的因素,弘扬这种见利思义的重义优良传统.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廉政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