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极富电影特征。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及大量且独特的电影画面技巧使之成为西方经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电影化理论为基础,以同名电影《愤怒的葡萄》为参考,分析该小说中的电影元素,尤其是视觉艺术特征,并认为他的以《愤怒的葡萄》为典型的“电影小说”具有鲜明的视觉造型性,类似于电影中的全景、中景和特写。  相似文献   
2.
一道独特的电视文化新奇观真实电视(又称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1999年10月,荷兰艾德蒙电视制作公司制作了一档名为《老大哥》(BigBrother)的电视节目,制作组精心挑选十名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选手,让他们在一处秘密地点封闭地共同生活。这段生活的所有细节  相似文献   
3.
描绘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历时性”艺术,已涉及到视觉艺术领域,不再是电影艺术的专有词汇.通过对造型艺术、影像艺术、设计艺术等特殊历时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分析,提出了全景式、分幅式、连环式造型艺术的历时特征,连续式、持续式影像艺术的历时特征以及静态形式、动态形式、空间形式的设计艺术历时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中法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而法国艺术真正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始于20世纪初大批中国留学生赴法学习西方美术。从艺术展览的角度看,1933年5月在巴黎波蒙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美术展曾轰动了中外画坛;2003年10月的"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绘画展"也引起了国内外画坛的广泛关注。但将中法两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放在同一空间进行展览和交流,近百年来却没有过大规模的尝试。视觉艺术的交流既需要通过博物馆的藏品构成对历  相似文献   
5.
玛丽安·莫尔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她在诗歌创作上兼收并蓄,既固守英美文学传统,继承17世纪英国作家培根与班扬以及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和爱默生的创作理念,又兼收中国传统文化,竭力从中国绘画、文学与道家思想中探寻创作源泉;既注重意象主义的创作技巧,又吸收立体派采用的‘拼贴’与达达派推崇的‘并置’等现代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法。传统与现代元素在她的诗歌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她的诗歌在现代美国诗坛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针对民族文化元素在电子游戏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在分析电子游戏视觉文本的基本构成元素基础上,研究了电子游戏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应用转化途径。这不仅有助于为电子游戏设计师汲取民间赋色体系的精华和丰富设计创意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对电子游戏的民族化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论中国视觉艺术的现状和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视觉艺术所面临的境遇是怎样的呢?从传统艺术的传承到技术文化的发展,从全球境遇到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从媒体文化到公共文化责任,在这交错叠置的当代问题面前,今天的艺术家们应当担当起怎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中的色彩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洁 《江汉论坛》2003,(2):115-117
本文从绘画艺术中的色彩学理论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威廉斯在其诗歌中如何借助于色彩丰富的表现力,注重色彩的视觉艺术效果,触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诗的能量。威廉斯的诗歌是对日常生活中蕴涵意义的强烈观照和明晰展示,同时,其诗歌还体现出现代主义诗歌的巨大实验力量——诗歌与绘画这一对姊妹艺术的合作。他对现代主义诗歌的多元化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施晔 《社会科学》2022,(5):65-74
中国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发端于器物层面的技艺,并于18世纪在欧洲形成了实用装饰艺术领域的“中国风”。20世纪以降,以气韵生动、超以象外、迁想妙得、诗书画共通为核心的中国道艺被吸收化用至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艺术中,不仅助力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反叛古典和现实主义传统,而且辅佐西方学界建构与现代主义相匹配的全新艺术批评理论。中国影响已经深入到欧美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方式中去,成为西方理性之外的一种别样存在,中国智慧在文化穿越中融入西方艺术家的深层思维,从而获得了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10.
具有民族特色的内蒙古草原视觉艺术是从史前畜牧业与农业逐渐分离开始,并在对抗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也折射出史前人们的精神理念、审美情感寄托等等文化内涵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今天的蒙古族视觉艺术的形成,是从史前历史记忆下族群之间文化认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