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2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99篇
理论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1716篇
社会学   183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在阿拉伯旅美诗人和作家中,纪伯伦受美国文学特别是惠特曼散文诗的影响较深。两人的文学创作在语言创新、韵律感、色彩运用、叛逆精神和神秘主义思考等方面极为相似,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和共性,特别是近代以来东方文学对西方文学的接受。  相似文献   
4.
“唐人选唐诗”录王昌龄诗歌作品的情况反映出唐代不同时期人们对王昌龄诗歌接受态度及其在唐代诗坛地位的升降变迁。总体而言 ,昌龄因其五言古诗对盛唐诗风的开拓之功而受到当时选家普遍重视 ,有“诗家夫子”之称 ,中唐以后选家则独重昌龄七言绝句 ,虽以“七绝圣手”誉之 ,但其诗歌地位已非显著。文章同时指出 ,作为古代诗歌批评的一种特殊形态 ,唐诗选本所蕴含的诗学价值应受到重视 ,成为唐诗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众与狂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狂欢是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接受模式。它与以往的文化接受模式有所不同。但这种狂欢模式并不是大众文化时代独有的 ,其所以在大众文化时代再度兴起 ,有着时代的、审美的、心理的、社会的原因。这是一种不容忽视但需加以引导的模式。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 ,没有或仅有这种模式都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对话理论来探讨文学的接受问题,认为文学接受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性接受。这种接受图式具有对话性、互为主体性、未完成性、语言性和自由性等特征,表征为接受者与本文对话、接受者与作者对话、作者与作者对话、接受者与接受者对话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本文是马悦然先生为参加2006年7月20日至21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中欧文化接触──纪念高本汉学术研讨会"而特地撰写的论文.现征得马悦然先生同意在本刊发表,译文经作者审定并加按语.  相似文献   
8.
文学传播中的价值创造和文学接受中的价值实现,是继文学价值初始创造之后文学价值生成的两个重要环节。文学传播不仅仅是对文学价值的简单传递,更是传播者依托各级媒介对文学形式价值和内容价值的二度创造活动。文学价值实现是一种受读者"前理解"制约、以对话方式展开的复杂机制,其中包含着读者对文学价值的三度创造。  相似文献   
9.
王天润 《职业时空》2008,4(10):140-140
英汉翻译中既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又要使译文通顺流畅,才能完整地实现翻译的目的。英汉之间由于文化的差异,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导致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因此,英汉翻译中常常需要调整视角才能在译文中准确流畅地表达原文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英汉翻译中视角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鲁迅和郭沫若对雪莱不同接受视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郭沫若都受到过雪莱的影响,但他们对雪莱的接受有着不同的视点。鲁迅对雪莱影响的接受体现出较强的主体选择性,张扬的是雪莱启蒙者的反抗战斗精神。郭沫若对雪莱的接受则主要是关于诗歌创作理论,在关于诗歌的创作理论上与之形成了强烈的共鸣。呈现出这种接受视点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秉承不同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