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发生学上对"诗"与"兴"语言结构的考察,陈世骧发现了《诗经》在文化人类学上的文类意义,这为中国文学史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词最初具有鲜明的娱乐性,政治动荡的晚唐五代却是文人词兴起的时期,后人或称为"词代诗兴".其间文人心态的变化是造成此文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中唐以后政局的不稳定导致文人的人生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功业之心的淡化,二是享乐意识的加剧,三是情爱意识的张扬.这些反映在诗歌创作上就是内容及情趣渐趋世俗化,但正统的诗歌观念对此是否定的,而此时的词还处于文学的边缘地位,用词的形式来表达世俗的享乐、不经的儿女情长尚不会引起观念领域的批判,因此晚唐五代艳情诗兴起一时又复归雅正.而大量写男女之情的词却蔚然而起.  相似文献   
3.
张美丽 《学术交流》2004,(3):147-149
韦庄是唐末五代一位诗词皆擅的大家,他一生的创作以入蜀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入蜀后主要从事词的创作。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首先它是在唐末五代"词代诗兴"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其次,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即词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创作环境和作家的创作心理、文化心态来说明。  相似文献   
4.
“雾起千山活,雨来万瀑生”。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锻造了一枝独秀的山水绝妙景观瀑布,引得文人墨客文思泉涌,诗兴勃发,留下了大量吟咏瀑布的诗篇。  相似文献   
5.
诗歌创作理论与实践,是毛泽东诗歌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歌创作的精神实践性质、主客体条件、思维特性及诗歌语言等方面,可以探讨毛泽东关于诗歌创作规律和方法的理论,这些理论在毛泽东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传说宋朝苏东坡某天宴请好友黄庭坚。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出席作陪。席间,苏小妹忽诗兴大发,出了两句未完整的诗请兄长及黄庭坚填空。最后,苏小妹自己写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么一改,却把两句诗的神韵强化了,诗的意境也写活了。  相似文献   
7.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成就文质彬彬君子品格的文教道路,介于文教与质教之间的诗教,既是言语之教,也是性情之教,是涵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品格的关键环节。朱子对诗教之"兴"的解释偏重诗教的性情、道德效用,是从质教的角度解释"兴",而汉儒则关注诗教的言语、政教意义,偏重文教。从"兴"的本义看,诗教的兴是一种起而承负的势态,具有兴发仁心襄成礼乐的内在方向,学诗之兴指向"仁以为己任"的弘大抱负,又涵括"引譬连类"的言语方式,方不失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宗旨。  相似文献   
8.
童年时代,一次在一家的楹联上,读得“一回酒渴思吞海,几度诗狂欲上天!”感觉此联不同凡响,盼酒若渴,想吞掉大海;诗兴大发,欲冲上云霄,实在是豪气震人!然而,之后的几十年也不知其出处。直到晚年才找到其源出。  相似文献   
9.
古典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既是艺术美的载体,又是哲学意识的诗性阐说.它们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照、儒家积极向上的精神张势、佛禅观照世界的圆融与哲思、道家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以及"兴于诗"的"诗兴"精神,呈现了一种理性精神空间,折射了一种充满自由的诗意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从创作对象的角度来说,倡导缘物而感;从作者主观方面来说,提倡寓情写意;从主客观合一的作品层面来说,倡举意在言外、回味无穷的审美境界。通过对"兴"的考察与分析,可以从中看到中国传统的心物关系与灵感理论的基本特点。不仅诗兴活动是中华民族对待心物的审美态度在诗学精神中的升华,而且中国诗学精神本身也正是通过"兴"这一重要范畴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